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一帶一路”投資政治風險之波黑

發佈時間: 2015-06-11 09:14:33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高鵬 周瑾    責任編輯: 張林

編者按: “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國內政局發展密切相關。由於“一帶一路”地區上的許多國家對外深陷大國博弈的戰場,對內面臨領導人交接、民主政治轉型、民族衝突等多重矛盾,“一帶一路”國家的政治風險已經成為中國國家戰略推進與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大風險。因此,對於“一帶一路”國家的政治風險進行分析與評估已經成為當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最為急迫的任務之一。

中國網將以每週發佈兩篇分析文章的方式,對“一帶一路”地區的60余國的政治風險進行簡要的概述與分析。本系列將持續發佈30余周,共計60余篇文章。具體內容主要圍繞該國的一般情況、投資環境、政治結構、各方政治勢力、相關政治風險以及可能的國家戰略動向進行分析。

高鵬 湘潭大學歷史系講師

周瑾 湘潭大學2011級國際關係專業本科生

一、波黑概況

波黑,全稱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部,面積5.12 萬平方公里,人口460多萬,國內居民主要信奉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官方語言為波斯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埃西亞語。波黑境內擁有豐富的礦産、水資源和森林資源等,煤藏儲量巨大,除此以外還蘊藏有鐵、鋁等金屬礦藏,該國木材加工業發達,木製品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二、國內政治環境和對外關係

1、政治環境概況

冷戰結束後的1992年5月,波黑脫離前南斯拉伕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但國家獨立後旋即爆發了內戰。最終,在美國和歐盟的調停下,內戰相關的前南斯拉伕聯盟、克羅埃西亞和波黑三國領導人于1995年11月21日在美國俄亥俄州簽訂了《代頓和平協議》,結束了波黑國家長達三年半的內戰,協議規定由國際社會負責維持其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至今歐盟和北約的維和部隊仍駐紮在波黑境內,以保證該國的和平局面能延續。

內戰結束以後,波黑逐步確立了國家政體結構和相關政治制度,其國家結構呈現出“一個國家,兩個實體,三個民族”的特點,兩個政治實體是由穆斯林族和克羅埃西亞族組成的穆-克聯邦,和由塞爾維亞族組成的塞族共和國;三個民族是指穆斯林、克羅埃西亞族和塞爾維亞族。穆克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加盟共和國內部,擁有各自的政府、議會、軍隊和警察。而在聯邦一級,設立波黑國家最高領導機構“波黑主席團”,主席團由三大主體民族各選一人組成,輪流坐莊,下設部長會議(國家政府)和議會。主席團成員由人民直選,主席團提名部長會議主席,由議會通過。波黑議會實行兩院制(代表院和民族院),擁有立法權,議員三分之二來自穆克聯邦,三分之一來自塞族共和國。另根據波黑憲法,波黑設憲法法院,是裁決兩實體之間以及兩實體內部各機構間糾紛的唯一法律授權機構。2003年12月,波黑通過《國防法》,設立了統一的國防部。

波黑的國家和實體機構中實行嚴格的民族平等原則。在國家主席團、民族院、部長會議、憲法法院、中央選舉委員會等國家機構中,三族均擁有相同的名額,若有違反,各族可以按照憲法賦予的權力以“侵犯重大民族利益”為由提出異議。國家的職能微弱,僅掌握外交、國防、貨幣等方面的權力,其他主要權力分屬兩個實體,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波黑尚不是一個絕對意義上的獨立主權國家。

2、外交關係概況

代頓協議簽署後,聯合國、世界銀行、歐安會、北約和歐盟和美國組成波黑和平理事會及其執委會,向波黑派駐國際社會高級代表,其職能包括統籌和協調駐波黑國際組織,監督落實代頓協議,推進經濟改革,幫助波黑融入歐洲一體化進程等。相應地,波黑對外政策也重點發展與美國、歐盟關係,將加入歐盟和北約作為其外交的中心任務,同時也致力於睦鄰修邊,加強區域合作。波黑于2006

年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2008年4月,在北約布加勒斯特峰會期間,波黑獲得歐盟對話國地位。6月,同歐盟簽署了《穩定與聯繫協議》。

而在中波關係方面,兩國人民之間的關係可追溯到古代絲綢之路時期,絲綢之路不僅開啟了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為兩國社會和文化紐帶的建立鋪平了道路。而在現代,1992年5月當波黑加入聯合國時,中國作為當時的共同提案國給予了支援,也等於事實上承認了波黑。同年6月和1995年3月西拉伊季奇分別以波黑外長和總理身份兩次非正式訪華。1995年4月3日,中國和波黑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並簽署建交聯合公報,兩國政府同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在對等的基礎上,根據國際慣例,互相為對方在其外交代表履行職務方面提供一切必要的協助。波黑戰後重建期間,中國向波黑提供了棉花,面紗,拖拉機以及醫療,教學設備等無償援助。2010年5月,波黑部長會議主席什皮裏奇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2013年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了波黑總理貝萬達。2014年李克強總理出訪中東歐,並參加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議,與包括波黑在內的16個中東歐國家發表《中國-中東歐合作貝爾格萊德綱要》,就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合作達成重要共識並制定了行動綱領。

三、主要經貿關係及投資環境

1、主要經貿關係

波黑經濟對外依賴度較高,其主要投資來源國以及貿易往來國家多為周邊地區與歐盟國家,外商投資主要集中于製造業,銀行業,通信業及商業。波黑對外貿易總量不大,但從貿易走勢看,進出口逐年增長,主要特點是貿易逆差居高不下。出口商品主要是再生資源、電力及文化娛樂類産品。主要進口商品類別是專業技術,礦産品與石油,通訊産品,農産品以及工業製成品。波黑享有歐盟給予的優惠貿易安排;除歐盟外,土耳其、伊朗、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俄羅斯和美國等國也給予波黑進口優惠稅率。根據波黑外經貿部發佈的數據,波黑2014年對外貿易額約為140億美元,同比增加5.66%,其中歐盟仍然是波黑的首位貿易夥伴,佔63.55%,中東歐自貿區國家佔12.95%,其他市場佔23.51%。波黑的主要出口國包括德國、義大利、克羅埃西亞、奧地利、斯洛維尼亞、黑山、土耳其,匈牙利和瑞士,佔出口總額的75.97%;主要進口國包括德國、克羅埃西亞、義大利、塞爾維亞、中國、俄羅斯、斯洛維尼亞、土耳其、奧地利和美國,佔其進口總額的74.13%。

2014年根據目的地和來源地國家計算的波黑進出口額

單位:千美元

國家

出口額

進口額

2014年12月

2014年全年

2014年12月

2014年全年

所有國家

461235

5892102

886135

10991523

發達國家

326984

4570767

580393

7383075

歐盟國家

297434

4253352

504889

6475794

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EFTA)

6396

116714

4513

63743

其他發達國家

23154

200701

70990

843538

發展中國家

117785

1191772

305554

3596076

歐洲發展中國家

95937

1000864

183047

2188184

非洲發展中國家

11158

101529

2867

29479

亞洲發展中國家

7596

81378

104130

1188713

中國

921

9195

80610

922478

美洲發展中國家

3094

8001

15507

189684

大洋洲發展中國家

-

-

3

17

未註明國家

16466

129563

188

12372



數據來源:波黑統計局

2、投資環境分析

在經歷經濟停滯不前、失業率高居歐洲榜首、貧困人口持續不斷增加的內戰之後,波黑政府為挽救經濟於2010年發表了《波黑髮展戰略》,這是一項為期十年的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戰略規劃。其目標包括:保持宏觀經濟穩定,財政預算保障;大力吸引外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生産性投資,擴大出口,解決就業困境;積極發展旅遊業,同外國建立旅遊合作;節約行政開支,緊縮銀根;修訂行業法規,與歐盟保持一致。在這項戰略的指導下,波黑經濟開始走向復蘇,其投資優勢也逐漸凸顯。首先,波黑地理位置優越,是從陸路進入歐盟的門戶,且波黑已經與歐盟正式簽署了《穩定與聯繫協議》,這意味著波黑生産的任何商品都可以在歐盟地區銷售,而不受配額、關稅等條款的限制,因此,波黑可以作為中國企業進入利潤豐厚的歐盟市場以及中歐市場的戰略門戶;其次,波黑擁有一批高素質勞動力隊伍,且價格較低;第三,波黑擁有與歐元掛鉤且較為穩定的金融體系;第四,外國投資者享有與本國公民同樣的權利,因此投資更為便利,收益更高。最後,波黑政府重視引進外資,以改善其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外商投資波黑承包工程提供了商機。

中波貿易規模雖然目前尚小,但互補性強,增幅可觀。中國在波黑的投資合作處於起步階段,但發展潛力巨大。2000年,波黑與中國簽訂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協定,2001年6月兩國簽署《中國與波黑關於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2003年雙邊進出口貿易額為635萬美元,十年後的2013年卻大幅躍升至1.12億美元。中國主要向波黑出口電腦與通訊技術;輕功、箱包、紡織品和服裝;五金建材,機械設備以及少量化工産品;而波黑主要向中國出口木材;皮革,皮毛及其製品;紡織品以及傢具及其製品。2013年5月,中國東方電氣公司承包建設的波黑斯坦納裏火電站,在合作建設基礎設施方面實現零的突破。

2008—2013年中波貿易統計

(單位:萬美元)

年份

進出口總額

出口額

進口額

累計比上年同期增減(%)

進出口

出口

進口

2008年

7866.5

7205.1

661.4

-3.1

33.6

-75.8

2009年

4921.5

3565.3

1356.2

-37.4

-50.5

105.1

2010年

5505.1

3740.8

1764.4

11.9

4.9

30.1

2011年

7250.6

4142.4

3108.2

31.7

10.7

76.2

2012年

7003.4

4674.2

2329.2

-3.4

12.8

-25.1

2013年

11226.9

9135.9

2091

60.3

95.5

-10.2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

隨著中國與波黑雙邊合作不斷深化,兩國在以下領域合作的可能下潛力較大。首先,兩國可加強在能源産業的合作。電力出口是波黑重要的出口行業之一,傳統悠久,開發潛力大,投資前景廣闊。中國企業可以投資此項目,包括修復改造電廠,以及新建,擴建電廠;其次,兩國可加強在基礎設施産業領域的合作,當前,波黑在港口、鐵路、公路、電站、通信等基礎設施方面具有較大的發展需求,而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較強實力和豐富經驗,二者互補性強,因此,中國與波黑開展“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前景廣闊;第三,雙方在旅遊産業合作前景也較為樂觀。旅遊産業是波黑經濟發展的重要産業,波黑政府大力吸引外資,重視與中國的旅遊合作,欲實現雙邊旅遊往來常態化,歡迎中國投資旅遊設施項目;第四,波黑在發展蔬菜種植、大田作物、家畜飼養、水産養殖等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中國可以在這些方面加強與波黑的合作;同時,因為波黑是食品進口國,因此中國在加大食品加工業投資方面具有較大潛力。

四、投資政治風險分析

第一,波黑体制複雜,國家權力有限,中央政府制定的具體政策措施難以落實,給投資帶來不便。穆-克聯邦和塞族共和國兩個實體獨立性較強,掌握著各實體內的政治、經濟等各項實權,致使波黑國家機構運轉效率低下。政治實體與民族之間均以各自的利益為重,因此易在投資利益分配問題上産生分歧與爭執,影響外國投資效益。

第二,民族矛盾與社會問題突出,難以營造良好的國家發展環境。穆、克、塞三族民族屬性不同,宗教信仰各異,在冷戰後就因獨立問題而發生戰爭。不僅如此,穆-克聯邦中的穆斯林和克羅埃西亞族也充滿矛盾各自為政,相互制約,將本民族利益置於首位,無視人民整體利益,因此各項改革措施受阻,人民飽受貧困,訴求難以得到回應,加之腐敗現象長期存在,導致民生問題堆積,百姓的不滿不斷積蓄,2004年穆-克聯邦內部多個地區曾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不穩定的社會環境和潛在的民族衝突無疑增加了投資的風險。

第三,由於波黑內戰在歐美等國調停下結束,這也意味著美國與歐盟對波黑的內政至今進行著某種程度的監督和指導,導致波黑政策難以實現獨立自主。美歐作為波黑獨立的幕後推手,通過《代頓協議》結束波黑內戰,同時也將其置於國際社會監管之下,通過設置高級代表繼續控制波黑內政。歐盟和美國需要保證自身對波黑的經濟控制能力,而波黑目前的國家體制仍然脆弱,需要依靠國際社會的力量壓制主張分裂的民族主義力量,協調三族利益,維護國家統一。因此可以認為,波黑的生存取決於美歐大國的決心,波黑的對外交往也正置於歐美的監控之下。因此,中國深化與波黑的經貿聯繫難以避免與歐美的競爭,合作的廣度和持久度仍待後續評估。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