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浙江師範大學客座教授黃劍輝為浙江師範大學師生作了一場關於《中國2049戰略》的報告,系統回顧分析了世界大國興衰史,並圍繞“如何渡過改革開放‘深水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實現大國崛起”等話題,對未來三十年中國經濟發展進行戰略分析。黃劍輝院長認為,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必須更新觀念,轉變思路,把改革開放、創新創造、生態民主作為新三架馬車,著力打造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一、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所謂改革開放,改革的是制度,開放的是市場。15世紀以來,葡萄牙、英國等9個世界性大國先後崛起。其中,葡萄牙率先開啟航海探險征程,打開原料和産品的海路通道,鋪就了大國崛起之路;英國通過光榮革命實現制度創新,鑄就了稱霸世界的根基。縱觀世界大國興衰史,大國崛起關鍵在於是否實行改革開放。
唯有正確的改革才有紅利
從我國發展史來看,“變法”就是改革。然而,近三千年來,我國不少“變法”以失敗告終。近代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創新運動,為什麼無法拯救中國衰敗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來説,這些“變法”非但沒有拯救中國衰敗的經濟,甚至加快了經濟的衰落。因此,改革必須立足國情,順勢而為。只有進行正確的改革,才能激發市場活力,實現強國富民。
開放關乎國運興衰
所謂“開放”,是指“眼睛向外”,建立有利於經濟發展的世界市場。明朝中期以後,中國逐步閉關鎖國,經濟發展落後,中國1952年的每人平均GDP要低於1820年的水準。即使百年後,積貧積弱的“後遺症”仍難以恢復。因此,開放關乎國運興衰。要在當今世界謀求發展,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是必由之路。
二、改革創新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橋
經過36年波瀾壯闊的極不平凡的改革開放歷程,中國經濟獲得了年均9%-10%的快速增長。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標準,中國已經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和突破。然而,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呈現出原有增長動力顯著減弱的態勢,若應對不力在相當程度上將面臨跌落“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中國美”與“中國力”要軟硬結合
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得儘快架起改革創新之橋,全面深化改革突破,跨越制度體制陷阱;縮小收入差距,跨越社會危機陷阱;投資人力資本並升級産業,跨越技術創新陷阱;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跨越生態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後,接下來就是持續強化軟、硬實力,重返世界之巔。目前,中國正處於“發跡期”,“土豪形象”需要“中國美”與“中國力”進行改善。
金融業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中國製造2025》開篇強調,“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強國根本在於實體經濟,過度經濟虛擬化會導致經濟生態失衡。“安倍經濟學”主張量化寬鬆政策,大量發鈔導致股市上揚,結果日元匯率加速貶值。所以,金融業需要更加注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加快構建綠色金融體系,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三、以中長期高品質的制度供給取代短期凱恩斯式的需求
當前,我國亟需構建促進中國經濟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驅動力,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簡稱“強國富民”)作為根本發展目標,以“改革開放、創新創造、生態民生”的新三駕馬車作為主驅動力,以基於中長期高品質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為核心的“供給管理”取代短期凱恩斯式的“需求管理”,著力提升要素供給效率,不斷拓展市場空間。
以“改革開放、創新創造、生態民生”的新三駕馬車為主驅動力。
“改革”,是要改革現有制度,實現高效的制度供給,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開放”,是從國內國際兩個層面開放市場空間,使市場在更廣闊的空間配置資源;“創新創造”,是在高效的制度供給前提下和更大範圍的市場空間裏,激發微觀主體的創新創造潛力,從而實現強國富民的根本目標。“生態民生”,是改變以投資、消費、出口構成的GDP為核心目標的舊發展模式,代之以“美麗環境,美好生活”為核心目標的新發展模式。
以中長期高品質新制度供給取代短期凱恩斯式的需求調控。
當前,我國變“著眼于短期需求調控的凱恩斯式的宏觀政策”為“著眼于中長期發展的依靠新三駕馬車推動的新制度供給宏觀政策”。“新三駕馬車”是構建在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層面上,從供給端入手,強調以高效的制度供給和開放的市場空間,激發微觀主體的創新創造的潛能,全面提升勞動生産率,實現強國富民,改善生態民生。這與著眼于短期調控的凱恩斯主義,從需求端入手,強調投資、消費、凈出口完全不同。
寄語新一代青年:不辱使命,敢於擔當,揚帆起航,奮力推動,振興中華。
面對困難和壓力,我們不必感到悲觀。回顧歷史,目前中國已經是幾千年來最好的時期。通過量化預測,中國在2025年左右,經濟總量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到2049年,中國每人平均GDP可達到美國同時期的50%,趕上義大利、南韓、西班牙中等發達國家。
在新時期,借助新的“三駕馬車”,我們一定能走得更遠!
(文章來源於民銀智庫微信公共賬號,經授權刊發)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