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智庫熱點新聞追蹤:金磚國家合作的局限性

發佈時間: 2015-05-29 13:44:39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    責任編輯: 張林

編者按:編者按:《智庫熱點新聞追蹤》是由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摘譯和整理的一份全球智庫觀點集。自2014年11月起,不定期發送。期盼得到讀者的支援、批評和建議。

2014年第2期,總第2期

美國蘭德公司:普京:在其位,謀其政(11.26)

本月25日見證了柏林墻的倒塌,而在上個世紀的最後25年,歐盟成員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大部分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隨之而來的戰爭陰影也在逐步被淡忘,歐洲似乎已經遠離了血腥和兩敗俱傷的衝突。令人遺憾的是,這一秩序正在受到來自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挑戰。(羅燁摘譯)

美國蘭德公司:北約轟炸利比亞為空中打擊伊斯蘭國提供寶貴經驗(11.27)

北約對格達費的空中軍事打擊很少被與對伊斯蘭國的空襲相提並論,但值得注意的是,對利比亞的空中打擊的確提供了一些在今日有著相當意義的經驗和教訓。(羅燁摘譯)

美國蘭德公司:目和錯誤導致戰爭——中美可以從歷史中學到什麼(12.02)

戰爭史是由誤判所書寫的,從拿破侖入侵俄國到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慘痛教訓都時刻提醒著我們僵化的認知方式或過於簡化的理解都將導致對於現實的不利判斷。本篇報告通過回顧歷史,提出政策制定者需要積極吸收官員和專家們的意見來避免錯誤的決策。(羅燁 摘譯)

美國蘭德公司:中美全球變暖談判將顯著改善氣候問題(12.09)

中美雙方就限制溫室氣體排放達成的協議表明,國際社會處理環境問題的方式發生了巨大改變。這是發展中大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同意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這次談判也重新定義了未來國際社會致力於減緩氣候變化速度的方向。(羅燁 摘譯)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2014年年鑒

本篇報告包括關於全球安全和衝突、軍事費用和武器裝備、以及限制武器和裁軍等內容,同時對敘利亞衝突、和平行動和危機管控等進行了敘述,並就如何防止核武器擴散進行了詳細分析。(羅燁 摘譯)

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中南關係:祖馬對中國的第二次國事訪問(12.02)

南非總統祖馬將於今年12月對中國進行第二次國事訪問。自兩國于1998年建交和2010年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來,中南關係在雙邊領域已經和正在取得積極進展。兩國都意識到現在是提升和穩固雙邊關係的最佳時期。(羅燁 摘譯)

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文摘(11.27)

該文摘分析了油價和生産之間的關係,進口競爭和美國就業率低落的關係,失業保險能夠激發信貸的原因, 2004年印度洋海嘯後死亡率對生育能力的影響以及當政府決定削減公司稅後誰能獲益最多的問題。(羅燁 摘譯)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金磚合作推動塑造中性國際制度(11.24)

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經濟治理步入新階段,新興國家成為全球化進程的參與者、全球公共産品的重要提供者和全球治理機制變革的關鍵推動者。本文即對由多個新興國家組成的金磚組織的發展前景及未來可能發揮的作用做出了相應的分析。(羅燁 摘譯)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利比亞不會成為下一個索馬利亞(2014.12)

過去幾個月,利比亞形勢急劇惡化使得部分人擔憂利比亞將成為第二個索馬利亞,而文章通過分析利比亞東西部矛盾産生的原因、以及新政府的措施和世俗勢力的支援力量提出未來利比亞形勢不會持續惡化的觀點。(羅燁 摘譯)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中東變局以來中東恐怖主義的新發展及其根源(11.21)

論文回顧了中東恐怖主義的起源與發展歷程,並對美國的中東戰略進行了分析,深刻剖析了中東恐怖主義氾濫的根源。(羅燁 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讓巴勒斯坦建國成為現實(11.27)

雖然承認巴勒斯坦國可以在重啟和平談判中可以發揮適度作用,但其只能解決部分巴以衝突。(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國家與南亞區域合作聯盟(11.29)

巴基斯坦對於經濟一體化的猶豫不決以及加德滿都南亞峰會的極少成果並不一定是印度地區一體化議程的倒退。(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歐洲必須站穩腳跟反擊俄羅斯(11.30)

過去的幾年裏,歐盟一直非常小心地避免觸怒俄羅斯,但是隨著莫斯科對於烏克蘭問題的步步緊逼,歐盟現在需要接受形勢已變的事實。(洪葉摘譯)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金磚國家合作的局限性(12.01)

金磚國家正在建立新開發銀行(the New Development Bank)來擴展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外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沙特“熱月革命”(12.01)

沙特對美國的不滿,促使其採取了激進的戰略舉措來恢復地區秩序,但是其強烈干涉掩蓋下的是嚴重的國內不滿和危機。(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外賣:莫迪的佛教(12.03)

從尼泊爾到日本,從中國到緬甸,在莫迪與南亞次大陸和亞洲領導人會面的過程中,莫迪一直都將佛教作為連接印度與這些國家的橋梁。(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日常宗派主義:反伊斯蘭國家聯盟的悖論(12.03)

沙烏地阿拉伯有著機制化的,事實上存在於政治、社會、經濟生活各個方面的宗派主義。(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新任歐盟領導人將有機會帶來改變(12.03)

歐盟的三位新領導人有方法也有地位來解決歐洲的危機。要實現成功,三位領導人還需得到來自歐盟成員國的支援以及美國的信任。

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12月1日當選歐洲理事會主席(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與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Jean-Claude Juncker)、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代麗卡•莫蓋裏尼(EU high representative Federica Mogherini)一起成為繼《裏斯本條約》之後的第二代歐盟領導“三重奏”。(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摩爾多瓦將會成為俄羅斯和歐盟的下一個戰場(12.04)

摩爾多瓦已經成為歐盟和俄羅斯地緣戰略競爭的一部分。歐盟和俄羅斯都在運用自己的軟實力對摩爾多瓦施加影響。俄羅斯不會讓摩爾多瓦遠離其影響範圍。(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西奈運動——伊斯蘭國的福音(12.05)

西奈半島北部一個名為耶路撒冷支援者的組織(Ansar Bayt al-Maqdis)已經從同情伊斯蘭國轉向宣佈效忠伊斯蘭國,並且改名為維拉雅西奈(Wilayat Sinai)。

隨著埃及政府繼續採取壓制性的舉措,年輕人越發感覺到他們已經失去“自由和人權”的理想。如果塞西政府拒絕釋放被扣學生,包括伊斯蘭教徒,那麼各類問題將接踵而至。由於埃及監獄是極端主義的滋生地,埃及的緊張局勢將會導致更多的暴力衝突,從而使其更易受到恐怖分子的攻擊。(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殘酷的選舉將會加深突尼西亞的分裂(12.05)

突尼西亞的兩位總統候選人(埃塞卜西和馬祖基)將在12月28日進行第二輪選舉,然而當下進行的激烈選舉將會削弱國家未來的民主進程。兩位候選人運用個人攻擊和散步恐懼以贏得選票,更多地傳遞分裂信號而不是規劃應對突尼西亞政治、經濟、安全的諸多挑戰。(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日本選舉之關鍵何在(12.10)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2014年11月21日出乎意料地解散了眾議院,並於12月14日提前進行大選。本文作者認為安倍所在的執政黨極有可能通過推動關鍵改革,增加政治資本。(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邁向2015:一個令人困惑的世界(12.10)

傑西卡·馬修斯(JESSICA MATHEWS)將於2015年卸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總裁一職。她1997年執掌卡內基時的世界與現在已經完全不同:網際網路才剛剛誕生,中國的GDP只有現在的十分之一,美國是唯一的全球超級大國。作者在文中反思了令人困惑的地緣政治,以及2015年將走向何方。(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卡內基年度十大最受歡迎評論(12.10)

卡內基2014年閱讀量最多的文章集合。(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專家如何看世界(12.10)

本文基於2014年的重大事件,對卡內基全球專家進行調查,解讀專家們如何看待熱點問題,如何劃分問題的優先次序,以及如何評價政治家。(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2015年展望(12.10)

2014年是動蕩的一年,烏克蘭危機、伊斯蘭國崛起、埃博拉病毒肆虐等還未結束,新的危機在潛伏。卡內基全球專家預測2015年的世界將會有哪些危機、機會、挑戰。

第一,2015年是否還會像2014年一樣持續動蕩?

第二,中東危機是否會變得更糟?

第三,伊斯蘭聖戰的威脅在中東或成為常態。

第四,伊朗和朝鮮仍會是核擴散的主要擔憂對象

第五,……(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發展歐土關係的新機遇(12.10)

歐土關係不僅僅表現為土耳其加入歐盟的潛力。這種關係是多樣化的,還需進一步加深。雙方可以採取有效措施提升雙邊關係,增進雙方在共同關心的重要議題上的合作。作者觀點如下:

第一,土耳其東部邊界的騷亂不僅對本國,還對歐盟産生了安全威脅。

第二,土耳其需要更有雄心的經濟改革計劃以實現全球經濟和貨幣環境變革下的本國經濟增長。

第三,歐盟和土耳其的反恐合作因缺乏信任而受阻。(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敘利亞穆斯林兄弟會的新領導人(12.11)

經過三十年的流放後,敘利亞穆斯林兄弟會(下文稱“穆兄會”)又重建了其在敘利亞的影響。穆兄會在2014年領導人選舉中的表現被視為其能否加強自身組織、提高在國家事務中作用的考驗。而2014年的選舉確實表現出伊斯蘭組織已經翻開了新篇章,但一些年輕的成員希望看到更大的改變。(洪葉摘譯)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中心:阿薩德政權的阿喀琉斯之踵(12.11)

阿薩德政權一再表現出其對於改善戰略形勢的信心,其支援者(constituencies)沒有別的選擇,只有繼續戰鬥。但阿薩德政權對它們的控制力在逐漸下降。有效的改革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如果其堅持採取武力方式,可能無法在國內形成政治或社會的緩衝。(洪葉摘譯)

美國進步中心:對利馬有何期待?2014年聯合國氣候談判概述(12.03)

為了建立一個對全球減排有極大意義的氣候協議的基礎,世界領導人聚首秘魯首都利馬。近來,幾大因素使得聯合國氣候談判變得更有可能取得成功:1、美、中、歐盟宣佈減排;2、發達國家願意提供充足的經濟支援;3、中美聯合宣告意味著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衝突可能會減少。

本文還探討了氣候變化中的國家目標、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異、全球目標和協議的法律地位。(洪葉摘譯)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中澳FTA總算簽訂(12.04)

在經歷長達十年的協商之後,中澳FTA(ChAFTA)終於在上個月基本達成。對澳大利亞而言,中澳FTA代表著其在貿易政策上的成功。今年早些時候澳大利亞已經完成了其與日本、南韓的FTA簽訂程式,並將在明年確立在TPP中的領導地位。對中國而言,中澳FTA的簽訂意味著中國在一些原先拒絕談判領域的態度上有了重大轉變,特別是服務方面,中國開始願意進行談判。(洪葉摘譯)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促進俄羅斯、烏克蘭和西方國家實現“共贏”(12.07)

越來越多的武器被運送到由分裂主義分子控制的部分烏克蘭地區,表明俄羅斯再一次伺機挑起爭端。但作者認為:追求三方的互利共贏對於俄羅斯、烏克蘭和西方來説遠比零和博弈更有利。中歐面臨著許多威脅,而俄羅斯與西方有很大的合作空間,議題包括從伊朗到更廣闊的中東再到阿富汗、朝鮮等。三方可以採取措施,增加解決衝突的機會。(楊起帆摘譯)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三大突破性協議支撐2015年後的全球議程(12.09)

當地時間12月4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佈了題為《在2030年前通往尊嚴之路》(The Road to Dignity by 2030)的報告。報告提出了6個基本要素用以簡化和溝通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很多目標是由政府間的開放工作組所推薦的)。其中也涉及到三個突破全球性政治的協議。(楊起帆摘譯)

國際危機組織:巴西的外交政策與拉美:新篇章?(12.01)

巴西的外交政策從沒有對其選舉活動産生過重大影響。但是,如今在巴西競選中爭論最激烈的問題是,巴西在世界上的地位將會對其拉美近鄰産生外交影響。未來幾年,巴西的外交決策過程將會更加複雜,但有一個合理的預期,其外交政策的積極面會佔上風:提供機會以維護該地區的和平、民主和人權,實行更受歡迎和更大社會包容性的政治體制,而不是在意識形態的祭壇上自我犧牲。(楊起帆摘譯)

國際危機組織:斯里蘭卡總統選舉的風險與機遇(12.09)

由於強大的反對派候選人異軍突起,定於2015年1月8日的斯里蘭卡總統選舉並不像之前所預言的那樣,反而成為一場真正的競爭。總統拉賈帕克薩的同僚西裏塞納所領導的反對黨聯盟在近十年中第一次對拉賈帕克薩構成強大的挑戰。(楊起帆摘譯)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以色列“重返亞洲”獲得成功(12.05)

近些年來,以色列和中國、印度的貿易額大幅增加,雙邊關係也得到持續提升。這有助於增強以色列在國際社會的獨立性。(方若冰摘譯)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世界錯過油價暴跌(12.05)

作者認為世界油價三年內將在每桶100美元上下波動,並總體保持該水準。油價變化的原因與政治因素緊密相連。首先,OPEC成員國的壟斷操控和內部不協調;其次,主要産油國沙特在花費大量精力善後阿拉伯之春的同時,必須保護油價以保證出口。(方若冰摘譯)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伊核談判和多方利益相關(12.08)

作者認為在伊核談判中,美國應促使與伊朗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加大制裁,因為伊朗目前的表現不錯,一盆冷水便可能招致與朝核六方會談相似的後果。(方若冰摘譯)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塔利班攻擊白沙瓦軍事學校(2014.12)

事發第二天,CFR即開始全程追蹤事態近況,分析塔利班勢力的活動範圍,並收集整理歷年塔利班恐怖襲擊數據。(方若冰摘譯)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美國2015年最應預防的十個危機(2014.12)

報告中羅列的十個危機分別為:(1)伊拉克衝突加劇;(2)對美國本土及其盟國的大範圍攻擊;(3)對美國重要基礎設施的網路攻擊;(4)嚴重的朝鮮危機;(5)以色列國防軍對伊朗的打擊;(6)南海的軍事對抗;(7)敘利亞內戰升級;(8)日益嚴重的阿富汗暴力和動亂;(9)東烏克蘭戰事加劇;(10)以巴緊張局勢加重。(方若冰摘譯)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關於CIA的報告(12.12)

該報告對中情局(CIA)反恐方案進行了詳細測評,CFR邀請三位專家對報告進行了評估。其中三人的觀點分別為:對報告中“折磨”(torture)一詞的準確直接運用;中情局在當今世界局勢下必須加強自身力量;中情局在反恐方案的實施中是否呈現正面作用是值得懷疑的。(方若冰摘譯)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盧布危機是紙老虎(12.16)

盧布危機對普京來説並不是巨大的威脅,因為這種情況下的貨幣危機一般具有三個特徵:一是危機不會太長;二是俄國內沒有成氣候的反對勢力;三是西方世界沒有想像中那麼團結。(方若冰摘譯)

美國胡佛研究所:美國應當採用非軍事手段提高其安全水準(12.15)

報告認為,美國應當牽頭在熱點地區通過實施非軍事和平行動贏得當地人心。(方若冰摘譯)

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中國的海上安全行為不可預測(12.11)

近來,中國具有攻擊性的海上安全行為不利於中國與周邊國家增進友好關係;海事執法的重整造成了國家海洋局和中國公安部的權力鬥爭,以至於中國海岸巡邏隊的建設被擱淺;中國人民解放軍應該在海事執法方面發揮更為積極主動的作用。(方若冰摘譯)

加拿大國際治理創新中心:從“韜光養晦”到“有所作為”,中國金融的小多邊主義(12.12)

中國在力量轉型的過程中呈現出了一個特殊的外交偏好:在多邊交流無法達成全員一致的時候,中國將部分成員聚集起來商討事宜,即組成亞群體(sub-group)。中國近期的多邊外交在開發銀行、應急儲備安排以及亞投行方面都呈現了這一特點。西方國家應對這一行為持鼓勵態度。(方若冰摘譯)

南韓峨山政策研究院:中國正“回歸歐亞大陸”(2014.11——2014.12,第2卷,第6期)

根據2012年王緝思教授提出的“西進”概念,中國正將戰略中心向西移動,以求得地緣政治再平衡。中國正在對其西部周邊國家,特別是中亞,給予足夠的重視。這一政策方向的主要驅動力是能源安全。(方若冰摘譯)

南韓峨山政策研究院:中國對多極談判的態度(2014.11——2014.12,第2卷,第6期)

文章指出,中國對TPP和RECP的態度主要基於對日本而非對美國的憤怒。(方若冰摘譯)

南韓峨山政策研究院:俄羅斯“向東看”(2014.11——2014.12,第2卷,第6期)

俄羅斯的脫歐入亞和日本19世紀時的做法類似,追尋文明、地緣政治、地緣經濟三個主體,緊緊和中國相連。但俄羅斯的政策方向已經和2014年初時美國所期待的方向發生偏離。(方若冰摘譯)

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中國領導亞洲的野心已現?(12.03)

不同於過往幾十年,習近平“亞洲人的亞洲”説法指的是“中國人的亞洲”,而從中國視角看,美國應當為中國周邊國家的敵意買單。但是,中國顯然不願明確發起對美國的挑戰,所以習近平最近的外交措辭變得比先前溫和一些(強調“軟實力”和“溝通”兩詞)。中國目前的狀況使人聯想起日本軍國主義者上個世紀提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所遭受的後果。(方若冰摘譯)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