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經濟發展全面進入“新常態”,各項改革事業進入“攻堅期”。本文旨在對“十三五”規劃經濟發展思路進行全面分析。首先,通過對“十二五”規劃以來的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發展狀況的評估,論文分析了“十三五”規劃時期經濟發展的總體背景,進而提出了“十三五”規劃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進一步,論文從農業與農村發展、産業結構、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對外開放和參與全球治理等視角,闡述“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思路。最後,論文對2030年的中國經濟發展進行了遠景展望。
胡鞍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情研究院院長,“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周紹傑,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情研究院,副教授;
魯鈺峰、張新,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國情研究院,博士後;
馬英鈞,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是全面落實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期,是經濟增長模式轉換的攻堅期,是落實全面科學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這一時期,我國將全面深化十八屆三中全會各項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重大方略;繼續深化對外經濟開放,更廣泛地參與國際治理;繼續鞏固和深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把經濟增長建立在綠色增長、創新增長、包容式增長的軌道上;不斷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動産業結構、需求結構的不斷優化,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協調發展、公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發展道路上。
一、 “十三五”規劃經濟發展背景
從世界經濟格局來看,全球經濟處於後金融危機的深度調整期,突出的表現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首先,主要發達經濟體表現不一,美國經濟呈現復蘇態勢,歐盟和日本經濟復蘇乏力,主要新興經濟體處於恢復期、調整期,世界經濟整體仍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次,科技競爭力成為世界經濟競爭的制高點,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將科技創新和新興産業作為經濟轉型的突破口,新一輪産業變革蓄勢待發,必將對全球産業格局産生深刻影響。第三,能源與氣候變化成為推動全球經濟格局轉變的重要因素,全球進入綠色工業革命的黎明期和發動期,中國有望成為綠色工業的參與者、發動者、創新者和引領者。第四,世界貿易格局隨著各類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呈現複雜化的特徵。
從國內經濟發展來看,“十二五”時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特徵是經濟發展向“新常態”過渡。整體的宏觀經濟指標表現良好,但是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仍舊突出。
首先,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明顯的階段性下調,經濟結構出現顯著性的改善。2010-2014年期間,經濟增長率從10.4%下降到7.4%;産業結構出現顯著性變化,第二産業佔GDP比重從46.7%下降到42.6%,第三産業從43.2%上升到48.2%。二、三産業比重出現逆轉。
其次,就業規模總體擴大,就業結構轉換特徵突出。2010-2014年期間,總體就業規模從7.61億人上升到7.73億人(增加1000多萬人)。城鎮就業規模明顯上升,從3.47億人上升至3.93億人(增加了4600萬人),佔總就業比重從45.6%上升到50.8%;鄉村就業規模顯著下降。就業的産業部門分佈繼續呈現顯著變化,2010-2013年期間,第一産業就業比重從36.7%下降到31.4%,第三産業就業比重從34.1%上升到38.5%,服務業部門的就業貢獻顯著增強,凈增加3300萬人。就業的所有制部門繼續呈現多元化。
第三,物價水準總體處於穩定狀態和較低水準。其中,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總體趨向合理,從2011年的5.3%下降到2014年為2%;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出現通貨緊縮,2014年為-1.9%,反映了經濟結構的客觀現實,應當引起關注。
第四,對外貿易穩步發展,外貿盈餘佔GDP的比重處於合理範圍。儘管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貨物貿易繼續呈現增長態勢,貨物出口和進口分別從2010年的1.58萬億美元和1.40萬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2.21萬億和1.91萬億;服務貿易出口和進口分別從1702億美元和1922億美元增加到2222億美元和3821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貨物和服務貿易凈出口對GDP的比重由3.7%下降到2.1%,對2010-2014年期間的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整體上是負的,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受外部需求影響,從較高速增長轉向較低速度增長的客觀現實。
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的宏觀經濟指標是優異的。2011-2014年間,經濟增長、城鎮新增就業和物價均是穩定的。特別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在世界經濟形勢更加錯綜複雜、發達國家經濟復蘇艱難曲折、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的條件下,中國的主要宏觀經濟指標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此外,“十二五”期間,結構調整明顯,科技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有所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取一定成績,能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彈性系數出現顯著下降。這些成績也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然而,“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從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來看,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不安全性依舊存在,全球發展的不公平、不平衡依舊存在,這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需動力以及結構調整的影響産生外部不確定性。
從經濟發展的國內條件來看,推進經濟結構轉換的基本推動性因素仍需夯實,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首先,發達國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優勢仍舊是顯著的,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雖有顯著增強,但總體競爭力仍落後於發達國家,總體上尚未形成創新驅動式的增長模式,創新驅動發展的制度環境仍需大力改善。其次,收入分配格局尚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制約因素。再有,經濟發展與能源安全、資源供給、生態環境、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等約束矛盾更加突出。
二、 “十三五”經濟發展目標
總體來看,“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初步進入“新常態”的發展模式,是經濟增長速度的“換擋期”,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夯實期”。承接這一經濟發展態勢,“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全面進入“新常態”的發展軌道:經濟增長中高速“相對穩定期”;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度調整期”;以創新驅動、綠色驅動增長為主要特徵的“新增長點培育期”;收入分配的“顯著優化期”;以人口佈局、經濟發展和資環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格局的區域協調發展的“制度建設期和基礎夯實期”;以高效、包容、可持續發展為特徵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升級期”;以創造價值為核心的“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綜合戰略,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升值期”;以及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準、提高參與全球治理能力的“升級期”。主要的經濟發展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保持經濟中高增長和宏觀經濟穩定。國內生産總值年平均增長7%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物價總水準基本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明顯提高。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每人平均GDP水準逐步接近高收入國家,進入較高收入富裕型社會階段。
——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大力促進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進一步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工業化基本實現,工業結構明顯優化;資訊化水準大幅提升;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服務業就業佔總就業比重、服務貿易佔總貿易比重也相應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明顯提高。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達到25%;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7件;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積極培育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區域協調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切實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推進城鎮體系優化發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城鄉人口。
——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通過積極參與世界經濟、擴大對外開放,培育中國經濟競爭的新優勢,打造對外開放的“升級版”,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改革不斷深化。“十三五”時期是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財稅金融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實現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的協調統一。
三、 “十三五”規劃經濟發展思路
(一)惠農強農,加快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國是一個有著13.6億人口的人口大國,中國必須依靠自己養活自己。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農業與農村的穩定發展既是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礎。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石。
1增強糧食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保障國家糧食和食品安全必須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糧,抓好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注重農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增強糧食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處理好糧食安全的四大關係:供給與需求、國內與全球、政府與市場、安全與效率。從“單一安全”向“全鏈條安全”拓展,綜合考慮種植、收購、儲運、加工、銷售;從“消極安全”向“積極安全”拓展,從政府主導的安全向從“政府—市場”協調的安全拓展,從國內安全向全球安全拓展,充分利用全球的土地資源、水資源、科技資源提高中國的糧食生産能力和供給能力;從“糧食安全”向“食品安全”拓展,以保障糧食安全為基礎,以保障食品安全為目標。
確保糧食生産總量安全。明確糧食安全的首要地位,堅持耕地紅線、水資源紅線、儲備紅線不動搖,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農田品質有所提高,實現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繼續優化農業産業佈局,主要農産品進一步向優勢産區集中,“七區二十三帶”農業戰略格局基本形成,將糧食生産核心區和非主産區産糧大縣建設成為高産穩産商品糧生産基地,確保建成800個産糧大縣,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確保達到6億噸以上,力爭達到6.2億噸以上。加強以農田水利設施為基礎的田間工程建設,改造中低産田,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提升糧食防災抗災能力。畜禽産品、水産品等重要品種基本自給。
完善糧食流通和儲備體系。提高糧食生産、收購、儲備、投放、加工、銷售、食品安全監管等糧食安全各個環節的效率,加強糧食生産、物流、儲備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形成統一有序、競爭開放的糧食市場體系,進一步發揮市場的杠桿調節功能,實現糧食市場主體趨向多元化,規模化、組織化。
積極培育大型農業經營企業。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集糧食生産、銷售、儲備等全産業鏈的大型農業經營企業,使它們成為既立足於國內需求,同時也在生産、定價、銷售等具有國際競爭能力和話語權。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完善糧食安全相關的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糧食生産和儲備企業,完善農業經營企業社會化運營的體制機制。促進糧食生産和加工企業規模化、集約化、資訊化,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産的附加價值。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強化科技支撐,確保供給總量。
2加快農業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是産業結構、需求結構、要素結構(包括就業結構)、組織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也是三次産業融合互動、健全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的過程。
發展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優化農業生産品種結構、提高單産和品質,加快發展各類設施農業,提升畜牧業、水産養殖業、遠洋捕撈業,提高畜牧業産值比重,提高各種農副産品的供應能力。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農民收入。
完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構築“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産業鏈,充分實現市場運作、全程品質監管和社會化服務。塑造適合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的産業主體,發展農業種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積極扶持農産品加工業、流通業和倉儲業,提高農業生産經營的標準化、規模化、高效化。
積極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鞏固和提升利用國際資源服務於我國農業現代化。整合和組建大型或特大型糧食生産商貿企業,增強糧食企業全球競爭能力。大幅度增加中國企業利用海外耕地面積,提高海外糧食供給能力,增強中國糧食企業在全球糧食市場的競爭能力、定價能力、銷售能力。
3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把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增強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擺在突出的戰略位置,推動農業産業從資源型向知識型、科技型的轉變。
促進農業生産方式的科技創新。要抓住農業發展的關鍵技術,設立若干農業重大科技專項,推進農業關鍵技術的開發和創新。推動農業機械裝備技術創新,加快推進糧食生産現代機械化進程。逐步創建國家級數字農業資訊綜合服務系統,輔導建立“精準農業”生産系統,重點生産領域的數字農業系統。完善高科技農業生産和管理人才培養的機制和措施。
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要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託、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社會化服務體系。
4構建新型農業經營的基本制度體系
完善農村基本經營體制。完善農村土地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林權、草原等産權制度,規範、有序、公平地完善農業經營資源承包經營權流轉,提升規模經濟效益,保障農民對農業資源的佔有、使用、收益等權利。
規範農村土地資源使用。按照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的要求,逐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在制度上、組織上、機制上實施創新,搞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優化城鄉用地結構和佈局,規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嚴格界定公益性和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徵地制度,縮小徵地範圍,提高徵地補償標準。完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
5提高農民收入水準
加大引導和扶持力度,提高農民職業技能和創收能力,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人持續較快增長。
鞏固提高家庭經營收入。健全農産品價格保護制度,穩步提高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完善大宗農産品收儲政策。鼓勵農民優化種養結構,提高生産經營水準和經濟效益。通過發展農業産業化和新型農村合作組織,使農民合理分享農産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因地制宜發展農村特色産業,使農民在農業功能拓展中獲得更多收益。
努力增加工資性收入。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和就業資訊服務,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平穩有序外出務工。增加縣域非農就業機會,促進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扶持農民以創業帶動就業。
大力增加轉移性收入。健全農業補貼制度,堅持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繼續實行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完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提高財政惠農效率。增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和報銷水準,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準。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發展農村小型金融組織和小額信貸,積極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增加農業保險費補貼品種並擴大覆蓋範圍。
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穩步推進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建立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制度,增加對縣級財政的一般性轉移支付,逐步提高縣級財政在省以下財力分配中的比重。發揮縣域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科學規劃産業發展方向,支援勞動密集型産業、農産品加工業向縣城和中心鎮集聚,推動形成城鄉分工合理的産業發展格局。
6完善新農村建設的體制機制
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提高鄉鎮村莊規劃管理水準,科學編制鄉鎮村莊規劃,合理安排縣域鄉鎮建設、農田保護、産業聚集、村落分佈、生態涵養等空間佈局。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治理農藥、化肥和農膜等面源污染,全面推進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和水污染綜合治理。強化土壤污染防治監督管理。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嚴格禁止城市和工業污染向農村擴散。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強化農村公共服務,建立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可及的基本醫療服務,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全面加強農業與農村發展的基礎設施的發展,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和體育設施建設,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
(二)優化産業結構,促進産業結構升級,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
加快經濟結構轉變是“十三五”時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任務。在需求結構上,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在産業結構上,使經濟發展更多依靠服務業和戰略新興産業帶動,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和綠色産業;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與建設生態文明緊密結合起來,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升級發展、綠色發展。
1改善需求結構
把擴大居民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著力點,加大收入分配的調節力度,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能夠同步。優化消費環境,支援和規範電子商務發展,促進綠色消費。促進居民消費結構轉變,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引導和鼓勵旅遊休閒消費、文化消費、體育消費;優化生活服務業發展環境,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投資需求仍舊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柱,也是新型工業化、資訊化、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支撐。要在優化投資結構,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發展混合所有制,降低民間投資門檻,支援民間投資進入基礎産業、基礎設施、市政公共事業、社會事業等領域。在提高投資品質效益的基礎上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更多地尋求投資與消費的結合點。
2優化産業結構,推動産業結構升級
加快形成工業化和資訊化的良性互動機制,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製造業加快升級,進一步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堅持利用資訊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大力推進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以及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以工業化、資訊化引領提升城鎮化水準。大力推進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充分發揮工業化和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帶動作用。把企業技術改造作為推動産業轉型升級的一項戰略任務,加大淘汰落後産能、節能減排、企業兼併重組等工作,促進全産業鏈整體升級。
3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先進製造業健康發展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先進製造業健康發展,構建産業競爭新優勢、培育經濟增長新亮點。製造業要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必須把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與促進製造業加快升級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加快把新興産業壯大為國民經濟的先導性、支柱性産業,切實提高産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裝備、系統軟體、關鍵材料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面向未來發展和全球競爭,制定産業發展要素指南和技術路線圖,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製造基地。
4進一步推動服務業發展壯大
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戰略重點,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準。完善服務業發展的制度環境,落實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政策,增強各類服務業企業活力,不斷拓展服務業發展的新空間。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促進生産性服務業與製造業、現代農業的融合發展,降低民營經濟進入生産性服務業領域。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出口,構建公平競爭的服務貿易市場環境,推動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5推動和支援大中小微企業發展
不斷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增強中小企業生存能力、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小微企業是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源泉,〔3〕要支援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
6促進綠色低碳發展,加快發展環保産業
加快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産業,加大節能降耗力度,嚴格能耗物耗準入門檻,推行清潔生産和污染治理,推廣重點節能技術、設備和産品,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探索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自願協議碳交易、排污權交易等新機制新模式,增強産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支援力度,繼續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支援重點企業實施節能環保項目。
(三)構建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提升綜合國力和國家競爭力的根本支撐,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科技支撐,也是當前中國轉換經濟增長模式的核心支援要素。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統籌科技、教育、人才三個規劃綱要,解決影響我國未來發展的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奠定我國從科技大國想科技強國邁進的基礎。
1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不斷完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立全球視野下的科學研究體系、國家創新體系、知識創新體系。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在創新和規模創新能力,注重協同創新。
把科技進步與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增強原始創新、整合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強基礎前沿研究,在生命科學、空間海洋、地球科學、奈米科技等領域搶佔未來科技競爭制高點。以研發仲介、技術轉移、創業孵化、智慧財産權等領域為重點,推動科技服務業發展壯大。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和運用,建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計劃智慧財産權目標評估制度,促進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為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提供支援,升級“中國製造”。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不斷加大創新投入,優化創新投入的配置,充分發揮政府投入的杠桿作用。增加政府對基礎研究、創新工程的公共投資,完善以企業投入和政府財政支出為主渠道的全社會多渠道的研究開發投入格局。確立大學、科研院所在基礎研究和企業在應用技術創新協同發展的格局,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進科技管理體制等相關配套制度的改革,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現代科技體制。
2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
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基礎是教育。實現教育強國的目標在於全面提升各級教育的教育品質,改變傳統的應試型教育模式,縮小教育發展水準的城鄉差異和地區差異,提高全體人民的教育滿意度。
遵循時代發展要求、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發展戰略,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全面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創新招生考試製度、各類學校辦學體制、教育管理體制、學生培養體制,不斷提高教育品質,優化完善教育體系。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品質評價,積極探索素質教育模式,改變應試教育模式,全方位提升各類教育的教育品質。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實現教育品質的均等化。教育資源要向中西部和廣大農村地區傾斜,提升中西部地區教育水準,培養更多服務中西部和農村的人才。健全國家資助制度,扶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運用現代資訊技術,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共用優質教育資源。充分適應人口趨勢,科學規劃教育體系。
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把發現、培養、使用、凝聚優秀科技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第一要務,為創新型人才創造發揮才幹的寬鬆制度環境,特別讓年輕人才脫穎而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得我國已經進入科技創新入紅利期,科技人力資源正在成為中國發展的新比較優勢。
3完善人才強國戰略
把發現、培養、使用、凝聚優秀科技人才作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的第一要務,加快形成一支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要重點在用好、吸引、培養上下功夫。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強化國際交流合作。
(四)優化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
科學規劃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切實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實現區域之間經濟優勢互補、主體功能定位明確、國土空間和資源高效利用、人口佈局與經濟發展與區域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格局,實現不同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科學制定城鎮化發展規劃,把新型城鎮化建設納入到高效、包容、可持續的健康發展道路上。
1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發揮不同地區比較優勢,促進生産要素的配置效率和公平配置,深化區域合作,推進區域良性互動發展、互益發展,逐步縮小區域發展差距。
繼續從戰略高度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繼續給予特殊政策支援。不斷完善西部地區交通、水利、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強化地質災害防治,推進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繼續實施重點生態工程,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完善西部地區資源開發模式,發展特色優勢産業,不斷提升西部地區的産業自生能力和競爭力。培育西部地區的經濟增長極,完善西部地區內部亞區域的協調發展。以“陸上絲綢之路”建設為契機,加快西北地區向中亞、歐洲的陸路開放。
促進東北地區的經濟升級。完善現代産業體系,推動製造業升級,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不斷提升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穩固的國家糧食戰略基地。著力保護好生態資源,科學開發和利用生態資源,促進資源枯竭地區轉型發展,增強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重點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瀋陽經濟區、長吉圖經濟區、哈大齊和牡綏地區等區域發展。
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繼續發揮中部地區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壯大優勢産業,發展現代産業體系,有序承接東部地區和國際産業轉移,提升産業發展的科技能力,鞏固中部地區作為全國重要糧食生産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産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地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迴圈經濟發展水準。加強大江大河大湖綜合治理。加快構建沿隴海、沿京廣、沿京九經濟帶,落實長江經濟帶的規劃,以推進中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帶動中部地區崛起,推動中部地區與東西部地區的區域經濟聯動。
繼續發揮東部地區對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領和支撐作用。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積極發揮東部地區的技術創新潛能和制度創新的示範功能,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和自主創新中走在全國前列。依託戰略性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的升級,著力培育東部地區産業的國際競爭力。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建設好上海自貿區,並逐步向全國推廣成功經驗。著力實施綠色發展戰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資源利用效率,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化解資源環境瓶頸制約。
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強化生態保護和修復,有序資源開發,加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投入水準和投入效率,切實改善老少邊窮地區生産生活條件。繼續實施四類地區的開發和扶持政策,促進四類地區的教育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針對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實施扶貧開發攻堅工程,加大扶貧開發投入,實行地區互助政策,探索多種形式的扶貧開發政策。
2切實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切實落實主體功能區發展戰略,做到有序開發、高效開發、協調開發、可持續開發,建成經濟發展、人口佈局和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國土空間開發格局。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各類主體功能區建設要兼顧經濟發展、環境資源承載力、人口和氣候等多種因素,提升各級各類規劃間的一致性、整體性以及規劃實施的權威性,不斷增強國土開發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制度化水準,使主體功能區建設落到實處。
實施分類管理的區域政策。基本形成適應主體功能區要求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支援體系,把區域間的産業發展與主體功能區戰略實施有機結合起來,明確不同主體功能區的鼓勵、限制和禁止類産業。能源和礦産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相結合,實行“點上開發、面上保護”。中央財政要加大對農産品主産區、重點生態功能區特別是中西部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和政府投資安排,省級財政要完善對下轉移支付政策,保障糧食生産穩産、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水準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力。在強化對各類地區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評價基礎上,實施差別化的政績考評體系和土地管理政策,完善激勵和利益補償機制。
3推進城鎮化高效、包容增長,構建科學的大中小城市體系
中國仍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預計202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超過60%。城鎮化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引擎,有助於擴大消費、拉動投資、催生新興産業,需求結構調整的動力,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釋放更大的內需潛力的重要推動因素,也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
城鎮化格局更加優化,促進城鎮化的高效發展。遵循城鎮化的客觀規律,形成以大城市為依託、以中小城市為重點、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格局,完善“兩橫三縱”為主體的城鎮化戰略格局。有效緩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區壓力,增強大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積極挖掘現有中小城市發展潛力,優先發展區位優勢明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中小城市,強化産業功能和人口吸納能力。小城鎮建設發展有據可循,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和居住功能,把有條件的東部地區中心鎮、中西部地區縣城和重要邊境口岸逐步發展成為中小城市。推進大中小城市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和網路化發展,不斷提升城鎮化的品質和水準。從區域佈局來看,東部地區逐步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中西部有條件的地區要培育壯大若干城市群。
積極、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促進城鎮化的包容式發展。放寬中小城市城鎮落戶條件,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大幅度提高城鎮常住人口的戶籍率,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逐步實現城鎮人口與農村人口社會保障的有序對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為城鎮非戶籍常住人口提供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與城鎮居民等同的基本公共服務。
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發展,集約土地使用,促進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增強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協調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的關係,優化城鄉土地利用結構和佈局,保障城鎮化發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深化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城鎮化投入機制,對於有條件的城市,允許發行市政項目建設債券,提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水準和品質。統籌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水準,推進“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改造。
提升城鎮治理能力。加強城市管理和服務水準,糾正各類“城市病”問題,避免城市空間無序開發、人口過度集聚、交通擁堵問題等嚴重問題,加強城市治理,避免公共安全事件、城市環境惡化,提升城市運作效率。加強城市綜合管理,推動數字城市建設,提高資訊化和精細化管理服務水準。注重文化傳承與保護,改善城市人文環境,城市發展個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慧化。
4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體系建設,加強區域協調良性互動
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優化城鎮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在能源領域,繼續完善跨地區的電力、油氣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産業體系。在交通領域,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依託國家“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強東中部城市群對外交通骨幹網路薄弱環節建設,加快西部城市群對外交通骨幹網路建設。落實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促進區域間、區域內、城鄉間交通基礎設施的銜接。統籌資訊網路整體佈局,構建下一代國家資訊基礎設施。
(五)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準
“十三五”時期,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全面開放、全面參與、全面合作、全面提升”的新階段,進一步為中國經濟創造對外開放的“升級版”。
1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完善
深化沿海開放,建設若干個高水準的國際經濟開放區。不斷提高沿海地區與國際化相適應的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增強區域國際競爭軟實力,建設高水準、開放型的經濟開放區,加快從全球加工裝配基地向研發、先進製造和服務基地轉變,推進服務業開放和國際服務貿易發展,吸引國際服務業要素集聚。深化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發揮它們在制度創新的實驗功能、示範功能。加快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建設,把建設上海自貿區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機制,逐步擴大自貿區試點和實施範圍。加快“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擴大內陸開放。發揮資源和勞動力比較優勢,優化投資環境,依託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以各類開發區為平臺,擴大外商投資優勢産業領域,積極承接國際産業和沿海産業轉移,培育形成若干國際加工製造基地、服務外包基地,推進整機生産、零部件、原材料配套和研發結算在內陸地區一體化集群發展,加快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統籌推進內陸地區國際大通道建設,加快建設面向東南亞、中亞、歐洲等地區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形成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的對外經濟走廊。推進重慶“兩江新區”、“長江經濟帶”、“陸上絲綢之路”建設,構建全方位的對外經濟開放格局。
加快沿邊開放。發揮沿邊地緣優勢,因地制宜實施特殊開放政策,加快重點口岸、邊境城市、邊境(跨境)經濟合作區和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依託APEC互聯互通倡議,發揮金融對沿邊開放的支撐作用,建立開發性金融機構,加快同周邊國家和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把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建成向東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把新疆建成向西開放的重要基地,把廣西建成與東盟合作的新高地,把雲南建成向西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要創新沿邊開放政策,鼓勵邊境地區與毗鄰國地方政府之間建立高效務實的工作機制,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準。
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形成以周邊為基礎、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帶頭推進世界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和服務便利化,探索自由貿易區建設發展,積極成為新一輪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領導者。要抓緊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落實中韓、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推進中日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進一步擴大對金磚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對外貿易規模,促進貿易夥伴多元化。主動削減關稅實施水準,為世界提供更巨大、更開放的“中國市場”。
2優化貿易結構,提高利用外資水準,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
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更加注重擴大戰略性技術、資源進口和高附加值産品出口,更加注重産業資本走出去,深度參與全球産業分工,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
進一步優化對外貿易格局。進一步加強對於國際資源的進口能力,保障國家經濟發展的資源需求。提升中國出口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技術密集型産品的出口,提高高附加值、低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的産品的出口和國際競爭力。適應全球産業結構繼續服務業化以及網際網路普及和應用對服務貿易的推動,大力推動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升服務貿易佔總體貿易的比重,提升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
積極吸引外商投資直接投資。採取“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方式,將禁止或限制外資進入的領域列入清單,未列入的領域外資均可進入,內外資企業享受同等待遇,最大限度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為企業創造一個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擴大對外投資。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位的對外直接投資大國,中國的對外投資規模正經歷著爆髮式的增長,必將對全球對外直接投資領域産生深遠的影響,成為推動中國對外開放的新動力。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深化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放寬對外投資的各種限制,確立企業及個人對外投資的主體地位。在投資審批、外匯管理、金融服務、貨物進出口、人員出入境等方面實施便利化政策。鼓勵和允許對外開展綠地投資、並購投資、證券投資、聯合投資等,推動我國對外投資邁上新臺階。逐步發展我國大型跨國公司和跨國金融機構,提高國際化經營水準。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作用,推進本幣結算和人民幣發揮區域性國際貨幣職能。提高綜合統籌能力,完善跨部門協調機制,加強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宏觀指導和服務。
3全面提升中國參與全球治理能力
拓展全球治理能力是我國參與全球經濟和全球治理的客觀要求,是我國拓展國際發展空間、提高發展潛力、增強國家競爭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提升的重要標誌。推動國際經濟體系改革,積極參與和領導經濟全球化、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推動建立均衡、普惠、共贏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積極參與國際體系變革和國際規則制定,參與氣候變化、國際金融、貿易和投資體系、國際移民、反恐等全球性問題治理,促進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重新調整,為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大的發言權和話語權,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引導和推動區域合作進程,深化同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務實合作,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
四、 2030年經濟發展遠景目標
2020年,中國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發展目標。2020-2030年期間的十年,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關鍵十年。小康社會的建成為這十年的發展奠定了人力資本基礎、物質資本基礎、技術創新基礎、對外開放基礎。與此同時,中國也將面臨人口老齡化以及能源供給、資源消耗、生態環境、碳排放等硬約束的挑戰。
綜合發展基礎和發展挑戰,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仍然具有7%左右的中高速潛在經濟增長率。以1978年為基數,按不變價格計算的中國GDP,到2010年相當於2057倍;〔5〕2020年相當於444倍;2030年相當於874倍。可以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52年的時間內,使經濟總量達到80倍以上,這相當於西歐12國1820-1992年172年GDP增長系數40倍的兩倍。預計2030年的GDP仍舊可以在2020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實現2030年按照每人平均GDP水準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初步實現現代化建設。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