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動態

中國特色外交的新常態

發佈時間: 2015-02-28 14:57:29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趙磊    責任編輯: 張林

趙磊,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臺港澳與國際關係研究室副主任

今天,中國崛起已經成為世界格局變遷的重要變數,成為二十一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中國的內政外交都隨著綜合國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發生著影響深遠的變化,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銳意進取,全面深化改革,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新局面,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國防、外交等各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常態化模式。

中國特色外交的新旗幟:正確義利觀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非洲期間和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外交工作要樹立正確義利觀。他指出,“義,反映的是我們的一個理念,共産黨人、社會主義國家的理念。這個世界上一部分人過得很好,一部分人過得很不好,不是個好現象。真正的快樂幸福是大家共同快樂、共同幸福。我們希望全世界共同發展,特別是希望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贏原則,不搞我贏你輸,要實現雙贏。我們有義務對貧窮的國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有時甚至要重義輕利、舍利取義,絕不能惟利是圖、斤斤計較。”

習近平主席強調,對周邊和發展中國家,一定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只有堅持正確義利觀,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裏去。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義,堅持平等相待,遵守國際關係基本原則,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為一己之私損害他人利益、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經濟上要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對那些長期對華友好而自身發展任務艱巨的周邊和發展中國家,要更多考慮對方利益,不要損人利己、以鄰為壑。習近平主席關於正確義利觀的論述,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繼承,又體現了共産主義的國際精神,表明我國在對外實踐中崇尚正義、主張公道、以義為重、利在義後的價值取向。

對正確義利觀的闡述和踐行,貫穿于當前中國所有重大外交行為之中。在對塔吉克進行國事訪問之前,習近平主席就在塔知名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中國絕不犧牲對方利益謀求一己私利,而是堅持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道路。在今年7月對南韓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在首爾大學演講中強調,“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習近平主席出訪非洲和拉美,多項合作協議和項目主要涉及的是基礎設施和民生領域,中國積極落實有關承諾,堅決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幫助各發展中國家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優勢,實現共同繁榮和發展,有力駁斥了西方國家對我國在非洲等地搞“新殖民主義”的指責。

簡而言之,利,是中國與各方開展經濟合作的基本驅動力;義,是合作共贏的感召力。堅持義利並舉、義重於利、互利共贏的正確義利觀表明,中國不但把自己視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更視自己為一個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繁榮的負責任大國。在處理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時,勇於進取以自身發展帶動各國共同發展,敢於擔當,在重大問題上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願意更加積極有為地承擔起國際義務。正確義利觀成為中國特色外交的一面“新旗幟”,是新時期中國對外戰略的核心指導原則。

中國特色外交的基石:新型大國關係

新型大國關係的首次提出是在2012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訪美並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提出中美應當建設“21世紀的大國關係”,努力避免誤讀、防止誤判。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國將“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關係,拓寬合作領域,妥善處理分歧,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係”。2013年6月,在安娜伯格莊園與美國總統奧巴馬進行會晤時,習近平主席提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內涵有三點:一是不衝突、不對抗,就是要客觀理性看待彼此戰略意圖,堅持做夥伴、不做對手;通過對話合作、而非對抗衝突的方式,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求同存異,包容互鑒,共同進步。三是合作共贏,就是要摒棄零和思維,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對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大國關係直接影響世界人民的福祉,而對新型大國關係的探索則前無古人、福佑後人。縱觀當今世界,就國家綜合實力而言,中美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目前國際規則的主要制定者,在全球擁有廣泛的利益。其中,美國能夠憑藉強大的實力使其自身的意志成為全球的共同意志。俄羅斯則是全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雖然經歷了長時間的經濟低迷,但仍然是歐亞大陸的軍事強國與能源基地。中美俄之間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但最根本的利益莫過於三國之間長期交往的不可選擇性,今天的國際會議如果沒有三大國參與就不叫國際會議,沒有三國共識很多問題就難以解決。此外,中美俄之間具有較強的資源高異質性和互補性,進行戰略合作可以彌補各自資源與能力的不足和空白。因此,構建中美俄戰略大三角,是我國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內容。而中美俄之間保持政治、經濟、安全的穩定也是維護我國外交戰略總體穩定的基石。

自2014年初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美俄之間由之前的暗鬥逐步轉為明爭。俄羅斯以公投的形式將克裏米亞收入囊中,但也因此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交惡,與歐盟關係跌入谷底。有學者認為美俄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中國面臨的是在美俄之間選邊站的問題。但如同三角形是自然界中最穩定的圖形,國際關係中的三角關係也是最穩定的多邊關係。因此,穩定當前中美俄三角關係,不在兩國之間選邊站,最符合當前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最有利於全球的和平發展。另外,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我們不應該把美俄之間的局部問題全局化、偶發問題必然化、雙邊問題全球化。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世界和平是可以預期的,“鬥而不破”是中美俄大國博弈的底線與紅線。因此,我們在美俄鬥爭中要擯棄冷戰思維,防止被“選邊站”、被小國“拉下水”。

穩定中美俄戰略三角,與大國共同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是中國特色大國戰略的基石,將會從根本上改變零和博弈、冷戰思維等傳統國際關係定勢,從而將中國智慧與國際需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