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北京時間1月1日晚間消息,據英國《經濟學人》,瀋陽五愛批發市場的店主李曉莉(音)稱:“人們掙錢越來越難了,花錢也不像以前那麼隨便了。”
李曉莉賣不出去的汽車坐墊反映了中國東北不斷惡化的經濟狀況。汽車銷量下滑、房地産市場下行,這是全中國的情況,但東北尤其嚴重。東北最大城市瀋陽市2014年前10個月房屋銷量同比大幅下跌26%。作為該地經濟支柱的重工業也不再景氣。
東北三省黑龍江、吉林和遼寧2014年前三個季度GDP增速在中國31省市中位居最後五位,其6%的增速較全國水準落後1.4個百分點。更糟的是,10月東三省工業産出同比僅增長0.5%,遠低於全國7.7%的平均水準。
中國“銹帶”東北有居民1.1億,過去二十年經濟一直步履蹣跚,直到近期才顯示了一些復蘇的跡象。東北正尋求從依賴重工業向當代製造業中心和東北亞貿易中心發展,目前的問題是,經濟失速只是暫時的,還是長期性問題,發展仍然受制于中央計劃時代的遺留問題?
毛澤東時代東北成為重工業中心,但從1980年代改革開放起光環就開始褪色,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成為企業家的樂土。朱鎔基時期的1990年代末,東北實施了國有企業改革,3000萬下崗職工中有四分之一左右在東北,失業率飆升,抗議不斷。
2000年代初,東北國有企業佔到了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經降至50%左右,但仍高於全國30%的平均水準。更重要的是,東北的經濟結構惡化了,更為依賴投資和製造業,更易受到房地産放緩影響。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都涌入採礦業、重型設備和房地産行業。
儘管中國經濟結構變得更為均衡,服務業對GDP的貢獻超過製造業,但東北卻向反方向發展。製造業佔比由2010年代初的47%升至2013年的50%,而服務業的貢獻下降了。更驚人的是,2013年投資佔到東北GDP的65%,幾乎較十年前翻番。全國平均水準為50%,這以國際標準看也是過高的。
老式的計劃經濟思維根深蒂固,在1990年代末大規模破産發生後,一些城市官員認為他們需要中央資金髮展更多國有企業。遼寧社科院的梁啟東(音)甚至認為,東北是全球蘇聯式經濟的最佳典範,因為其中央計劃思維持續了如此之久。他稱:“很多人仍不理解或不相信市場的作用。”
東北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制于地理位置,不像華東華南佔據主要國際貿易航道,東北毗鄰的朝鮮和俄羅斯人口稀疏的遠東地區,最重要的經貿國是日本,但中日關係近兩年已經惡化。2014年前三季度,日本在遼寧的投資同比降低33.5%。南韓投資僅為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降幅更大。
人口趨勢也是不利因素,整個中國即將迎來勞動人口峰值,而東北一對夫婦平均生育不到一個孩子,較全國水準低三分之一。東北正快速老齡化,人口也在外流,據北京大學研究結果,東北凈流出200萬勞動人口。
中央政府對此感到擔憂,7月,中央派遣調研人員前往東北,李克強總理曾在2004年至2007年擔任遼寧省委書記。調研人員結論是,東北官僚主義嚴重,數據造假猖獗。李克強暗示,中央將繼續提供援助。他稱東北曾為中國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
瀋陽機床董事長關錫友稱,新改革的主題是“放手”,他稱,政府必須放鬆對經濟的控制,迫使企業自身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但過去幾年的情況顯示,在中國老工業中心,很難“放手”。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