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社科院鐘春平:自貿區試點不是地方政府肥肉

發佈時間: 2014-12-16 08:54:49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張林    責任編輯: 張林

12月10日,上海自貿區公佈了新的9個金融改革案例,包括上海黃金交易中心國際板正式啟動、居家費用跨境人民幣支付、股權質押跨境並購融資、保險公司設立養老産業投資管理機構等。如今, 第二批自貿區試點名單浮出水面。12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部署推廣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加快制定完善負面清單,推動更高水準對外開放。

“可複製、可推廣”一直是上海自貿區改革的基本要求。上海自貿區的哪些經驗是最大的亮點?又有哪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第二批自貿區各自的特點是什麼?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院鐘春平接受了中國網記者專訪。

中國網:中國上海自貿區最需要推廣的經驗是什麼?

鐘春平:中國上海自貿區掛牌滿一週年了,我們對它期望非常高,在一年的過程中所做出的嘗試,有經驗、也有教訓。

在政策設計上,中國上海自貿區是希望通過開放促進改革,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戰略,這個戰略被認為是在“特區經驗”之後的一個更大的步伐。另外,國際方面的背景是,我們在跟美國的談判過程中,我們要主動做一些事情,因此做嘗試做中國上海自貿區。

中國上海自貿區與當年的深圳經濟特區不同,不是依靠優惠政策,而是要內外無別,無論是外企、國企,還是民企,都是一視同仁的,這是一個可複製的制度創新。

在自貿區的海關監管方面,確實是有些突破和創新的,審批項目確實減少了不少;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進展是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試點,在操作層面做了一些創新。

對中國上海自貿區的改革,我給出的評價是,整體上有待推進,有部分的突破,但是跟預期存在較大差距。這與中國的改革有相似之處,觀望氣氛比較重,主動性差。顧慮太多,怕出風險,怕放權之後會對管理體制,乃至整個社會産生極大衝擊,比如人民幣的自由兌換、人力資源的自由化;比如放開對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的限制,等等。

其實,後果也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遇到問題不能總是用“堵住”的思維,應該讓它自由發揮,對於政府來説,不用對細小的東西過多管控,只要確保發生問題時能管得住就可以了。

中國網:為什麼要強調中國上海自貿區的經驗的複製和推廣?

鐘春平:中國上海自貿區經驗的可推廣性就意味著我們的創新要不斷地得到更廣泛地應用。

從本質上講,中國上海自貿區強調的是制度創新,就要強調大膽地嘗試,如果中國上海自貿區做的工作只是上海自己發展而不能夠推廣到更大範圍的話,那意味著只是發展某個區域,並不能夠代表中國整體的發展,這就跟建立自貿區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中國網:您認為在中國上海自貿區的建設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鐘春平:中國上海自貿區的建設中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就是“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這對於中國來説是比較新鮮的事物,我們原先的管理模式是防禦性的,通常告訴你什麼東西能做,通過申請、審批。而“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則只是告訴你什麼東西不能做,除此之外都是可以做的。

中國上海自貿區對“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探索,我們是寄予厚望的,但是從過去一年的經驗來看,突破非常有限的,取得的進展比較少。其實,一些發達國家對這方面的探索是比較充分的,應該值得借鑒。

中國網:在“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的探索方面,還有哪些需要突破?

鐘春平:首先,“負面清單”太長,內容上流於形式,這證明在管理中我們的顧慮太多。中國上海自貿區在政策設計的時候,實際上是要提倡大膽的嘗試,但過去一年中,進展是比較緩慢的,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還比較欠缺。

第二,金融創新也比較令人遺憾。在政策設計上,認為自貿區應該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在金融領域的發展應該是比較充足的,金融改革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自貿區的金融服務比較滯後,管制也比較多。所以,也期望在金融創新方面,中國上海自貿區能夠邁得更大。

第三,自貿區跟部門之間的協調不夠充分。中國上海自貿區對一些限制的放權會産生一些風險。風險由誰來承擔?作為中國上海自貿區,肯定沒辦法全部承擔;而從部門角度看,放權之後也不願意再承擔過多的責任,這無疑會讓改革的積極性大打折扣。

中國網:第二批自貿區試點名單浮出水面。12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部署依託現有新區、園區,在廣東、天津、福建特定區域再設三個自由貿易園區,以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內容為主體,結合地方特點,充實新的試點內容。您認為廣東在這方面的優勢體現在哪?

鐘春平:第一,在區位上靠近香港,這具有一定的優勢。第二,香港在現代服務業方面,金融或者貿易方面的優勢突出,可以通過更妥當的安排,充分借鑒成熟的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經驗進行拓展應用。第三,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在國際上相對比較重要,通過自貿區促進金融的發展,更多地吸收香港的一些經驗,同樣也增強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

另外,從歷史上分析看,廣東歷來具有改革的傳統,我們改革開放的事業實際上就是從廣東開始幹起的。廣東人通常做事的思路跟“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很相似——在政策上如果沒有明確限制就會去嘗試。

中國網:天津在建設自貿區方面是否有自己的特色?

鐘春平:天津的歷史地位很重要,比廣東重要,因為它更加接近政治和經濟中心,但是天津在改革方面一直不是很有成效,因為它在歷史文化中比較強調“穩健”,不會做大規模地制度性創新,這個並不是它的一個強項。

天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距離作為決策中心的北京非常近,嘗試建立自貿區的話,對北京乃至全國的簡政放權都會産生積極的影響;另外在國際環境中看,通過天津來發展中日韓的自由貿易區也是很好的選擇。

天津目前申報的區域是比較大的,目前融資租賃業務已經做得比較大了,希望能發揮一些對內輻射的效果。希望將來天津應該把“負面清單”減少一點。 在天津濱海新區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整理方案中,提到要創新開展融資租賃業務,把金融融入天津的自貿區當中,所以天津可能會嘗試發展金融副業。

中國網:如何防止地方政府在申報自貿區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念歪經”的狀況?

鐘春平:想要防止地方政府把自貿區建設當做一種投資或者是房地産開發,最重要的一點是,自貿區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強調內外一致,要反覆強調自貿區不會搞所謂的優惠政策,尤其不允許搞稅收優惠政策。

中國網:如何防止學習中國上海自貿區經驗當中,可能會産生的形式主義?

鐘春平: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為了開發而開發,為了自貿區而自貿區,反而忽略了自貿區真正的內涵。地方政府必須明白髮展目標,建立自貿區為了什麼,而不是為了一些優惠政策或者是政績。

其實,建立自貿區的政策初衷恰恰是對待各方都一視同仁,而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優惠政策,為了優惠政策和政績而來的話,肯定會空手而歸。沒有這方面的激勵,相信地方政府就不會不惜成本去爭取建自貿區了。

中國網:中國上海自貿區接下來的一步應該怎麼走?

鐘春平:接下來要解決的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就是要更加大膽地嘗試,步伐要適當加快,要真正觸及到改革非常核心的東西。

另外,“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實施後,很有可能有些投資者、廠商會無所適從。因為手續的簡化,有可能一窩蜂地註冊公司,但其實並沒有想清楚具體要做什麼;地方政府也一樣,曾經會有各種優惠政策作為鼓勵,指導投資者做什麼,但如今只能説不能做什麼,可能反而不知道該怎麼去做,這就需要足夠的耐心,作為地方政府的監管來説,要放心地讓企業發展,儘量不要去干預它。

值得注意的是,廠商的投資者要形成穩定的秩序,不能發生一點問題就立即收緊政策,這樣對投資者來説是非常不利的,畢竟投資是不可能收回來的。因此,必須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所以我建議要廣泛地徵集意見。從前我們制定政策時,鼓勵“摸著石頭過河”,如今還是提倡要先做好頂層設計,要弄清楚投資者到底需要什麼,能否正當地解決投資者的需求,而不是設置越來越多的條條框框去限制它。其實,在市場競爭中,一個企業要發展壯大,只要在産品品質和價格上沒有問題,社會應該給它更寬廣的空間,讓它自由發揮,那麼經濟自然而然就發展了。因此,無論是在改革中,還是在自貿區建設方面,一定要不斷鼓勵自主創新。

在改革的過程中,包括在自貿區建設方面,我們要建立盡可能簡單的規則,不要怕有人“鑽空子”而不斷去堵,使得規則越來越複雜。要真正讓社會發揮活力,真正鼓勵創新,對於新鮮事物就要更加包容,更加開放的心態去面對,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我們不能總想著把弊端完全剔除掉,而是盡可能地放大有利的一面,越簡單地規則對於整個社會來説,是越有利的。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