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體制改革是全球性的管理體系難題,改革開放30 年來,中國醫療改革舉仍舊步維艱。改革醫療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中國醫改的關鍵點是什麼? 醫療改革未來的前景如何?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和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共同主辦的“中國醫療改革所面臨挑戰與未來前景”月度研討會于2014年12月11日在北京慈銘大廈召開,邀請來自國際和國內醫療界的頂級專家與智庫學者探討中國醫療改革的現狀及問題,並對中國健康醫療産業的未來前景進行展望。
此次會議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博士主持,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作為主講嘉賓出席會議會議。此外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董事長胡波、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雲春、發改委國合中心健康研究院院長陳喆、王府醫院院長姜合作、新華人壽運營部總經理王錫安、領醫科技總經理金治國、中國醫藥衛生基金會副秘書長楊利明、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秘書長苗綠、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中國計劃執行董事李剛等專家出席研討會。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
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於會上提出中國醫療體制改革沒有真正解決就醫難、看病貴的問題,新一輪醫改實施仍舊舉步維艱。其中是否存在利益集團因素阻礙?國家出臺新措施是否已足夠?哪些方面沒有涉及?醫改未來又會遇到怎樣的挑戰?黃嚴忠教授借此拋磚引玉,展開此次會議的討論。
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董事長胡波
慈銘健康體檢管理集團董事長胡波指出:“從全球範圍來看,發展和醫療問題仍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許多國家的醫療改革也遇到了問題。美國醫改也不是很成功,尤其美國保險控制醫療,到今天,美國沒有摸索出來成功的醫改案例。在歐洲的醫療體系中,很多地方也不滿意。政府還能做很多事,解決很多問題。”
王府醫院院長姜合作
“小改革大出路,大改革小出路,不改革沒有出路” 王府醫院院長姜合作談到醫療改革問題指出:“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定信念,推動解決醫改將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醫改問題要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只盯著看病不是解決中國醫改的主要問題,提高健康品質才是我們醫改真正的核心。
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中國計劃執行董事李剛
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中國計劃執行董事李剛提到中國醫療改革問題,深入分析到:“解決看病難要建立起社區醫療制度和健康管理體系。醫改也需引進移動網際網路機制,可以進一步推進健康管理、體檢,讓中國有需求的患者直接和國外對接,逐步實現公立醫院的分級制度。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雲春針對醫改問題提出看法:“新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轉型升級時期,網際網路經濟以及與之相關聯的健康産業、養老産業、文化産業等都將面向更廣闊的發展市場。大發展時代醫療改革不僅是改革問題,也是發展問題。路子理清楚,制度設計好,管理好支撐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産業鏈,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
領醫科技總經理金治國
領醫科技總經理金治國領醫科技總經理金治國在發言中指出:“中國醫療體制改革中分級診療體系是一個重要問題,造成資源利用不合理。醫療系統結構需要改革,整個醫院、醫生、設備的管理結構需要調整,達到最大、最優化資源使用。”
最後,黃嚴忠教授對此次研討會做出總結和補充:“中國醫療改革存在資源緊缺、醫患矛盾、技術醫改等發展問題。一方面,醫療産業大發展、大飛躍,提供了非常多的機會,另外一方面,改革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依然存在。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對健康的需求是無限的,剛性緊張狀態是會存在的。中國醫療改革將面臨兩個方面的發展趨勢,一方面大力發展健康産業,另外一方面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此中存在一個悖論。如果在很多體制不改變情況下大力發展産業,原先的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只會更加進一步暴露,對於我們本身將要實現的改革終極目標——看病難、看病貴,只會越來越遠,這也是目前改革所面臨的困境。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還需不斷思考、實踐和考證。”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