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成果

《建設智庫之路》

發佈時間: 2014-12-03 16:44:52    來源: 光明日報    作者: 胡仙芝    責任編輯: 張林

——“中國夢與智庫建設暨魏禮群新著《建設智庫之路》”研討會觀點概述

發揮智庫作用 助力實現“中國夢”

近日,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與人民出版社共同舉辦了“中國夢與智庫建設暨魏禮群新著《建設智庫之路》”研討會,國務院研究室、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多個不同類型智庫機構的負責人和專家學者80余人,就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充分發揮智庫作用,助力實現中國夢進行了深入研討交流。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實現中國夢需要充分發揮智庫作用。智庫作為協助領導科學決策的“外腦”,可以為黨和政府治國理政提供重要的思想産品和智力支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智庫建設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極大地鼓舞了廣大智庫工作者。在當前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全面深化改革正處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充分發揮智庫作用,對於實現中國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意義重大,時不我待。

專家們還深入探討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內涵和定位:中國特色就是要體現中國國情、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風格,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服務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完善和發展,要以人民福祉為本、國家利益至上;“新型”指的是智庫的思想觀念、組織形式、運作機制、管理方式、制度規範,要有創新型、開放型、現代化的舉辦理念和治理模式,要有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還要有創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要承擔四大功能,即服務決策、引導輿論、公共外交和培養人才。

與會專家提出,我國應加快由智庫大國向智庫強國轉變。要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通過政策引導和扶持,改革完善管理體制制度,逐步形成各類智庫協調發展的格局,形成不同性質、不同功能、不同規模智庫各就其位、各展其長、協同發展的局面。著力培育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點智庫,通過推進我國智庫的現代化、國際化,打造具有國際知名度的智庫品牌;著力培育一批政治上可靠、專業水準高、管理運作規範的民間智庫;著力培養創新精神,推出創新成果,提高研究諮詢的品質。

專家們呼籲為充分發揮各類智庫作用創造條件:領導機關和部門要通過適當的方式給智庫交任務、出題目,為智庫發揮作用搭建平臺、開闢渠道;改革完善對智庫的管理辦法,創新智庫管理模式;鼓勵和支援我國智庫“走出去”,實現國際化發展;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把發揮智庫作用納入制度化、法治化軌道。

評 論

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