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到現在成為個位數——
2015,中國經濟如何適應“新常態”
2014年,全球經濟波譎雲詭,錯綜複雜的局勢給中國經濟帶來新挑戰。2015年,對於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將走向何方,專家學者們在2015《財經》年會上給出了各自的答案。“‘新常態’不等同於經濟下滑。”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説,“而是意味著從粗放型經濟走向更加精緻的現代經濟的必不可少的階段。”
合理速度是多少
“就業可實現、企業可盈利、財政可增收、民生可改善、風險可控制、資源環境可持續——和它相對應的速度就是一個好的速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強調,實現有品質的增長比單純以GDP論英雄更重要,要以品質為目標倒推速度標準。
“新常態有很多標誌。”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分析説,新的速度——從過去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到現在成為個位數,但我們不希望增速下滑到5或者4,所以要“穩”;新的動力機制——現在中國經濟轉型面臨四大陣痛:製造業要去産能化、金融要去杠桿化、房地産要去泡沫化、環境要去污染化,解決這四種陣痛,關鍵要實現創新驅動。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海洲表示,目前歐洲經濟復蘇仍不確定。相對來説,中國經濟表現穩健,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仍會保持在7%以上。
從內部要求看,中國政府作出承諾,203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將達到峰值,“也就是説2030年以後,無論中國GDP如何增長,人民生活水準如何提高,二氧化碳都進入絕對減排階段。這無疑會給經濟增速帶來考驗。”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表示。
改革重點是什麼
“激活市場力量、實現創新驅動是未來改革的關鍵。”辜勝阻指出,“‘新常態’最重要的含義在‘新’。我們過去的發展模式主要是靠要素驅動,特別是人口紅利以及投資驅動。如何切換新的動力機制,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這是保障新常態的關鍵問題。”
“目前,創業面臨融資難和融資貴,相當一部分小企業得不到貸款。”辜勝阻建議,應該讓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創業、創新領域,政府的角色應回歸公益,發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看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調整是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央地財政關係調整和改革,目標就是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高培勇説,“在稅收制度改革方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逐步提高直接稅的收入比重。《預演算法修正案草案》也為地方發債提供了法律依據,這些有利於地方政府相對獨立地處理自己的收支平衡問題。”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認為,“通貨收縮”是當前世界經濟中的普遍問題,通脹率低帶來投資乏力,生産不振,只能依靠房地産和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制約了復蘇的力度和政府穩增長的努力。解決通縮要靠貨幣、財政政策和結構改革的深入推進,“唯此才能真正從結構上解決問題”。
“新常態”下,改革不只局限于經濟領域。財訊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波明指出,法治體系、社會管理體制等方面都會進入“新常態”。
哪些底線要守住
“在經濟增速放緩時,應當守住底線,守住不發生風險,或者風險不引爆的底線。”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中卿説。以地方債為例,尹中卿指出,風險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過分依賴融資平臺,地方政府主要通過土地質押、項目收費;二是過分依賴金融機構貸款,地方債務中,債券直接融資比例很小,來自於開發銀行、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的債務佔80%;三是過分依賴土地收入償債,房地産價格上升或下行,最終會反饋到地方政府債務上。
他認為,防範地方債風險,一要保證地方政府依法舉債,實行規模控制;二要保障和促進地方政府依法管債,將債務收支分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保證債務環境的公開透明;三要嚴格限制地方債的用途,提高地方債的使用效率;四要保障和促進地方政府依法還債。
今年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082萬人,同比多增16萬人,提前完成全年就業1000萬以上的預期目標。“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繼續以保持經濟適度增長確保就業穩定,守住底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葛延風指出,這就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就業監測和資訊發佈體系,強化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針對特定領域、特定行業可能出現的局部失業壓力過大問題,實施必要的企業破産保護、以工代賑及其他保護性政策。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