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會議之後,嚴重霧霾又重襲京津冀,從17日晚開始又被濃重的霧霾所籠罩。“來得早,來得猛、來得頻、靠風吹”,不少市民對將要到來的冬天憂心忡忡:霧霾是不是進入了一個新節奏?業內人士稱,未來數月,京津冀將處於重污染天氣高發期。對剛剛享受“APEC藍”的人們來説,不禁要問形成霧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重新反思治理霧霾之道。關於這些問題,光明網採訪到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陳迎,以下為文字實錄。
人為因素是造成霧霾的主因
環境問題在當前能夠引起廣泛熱議,已經充分體現了整個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重視。人人都生活在這個環境當中,呼吸、飲水這都是人的最基本需求,環境問題確實已經侵害到每一個人的利益,關注環境問題是必然的。霧霾天氣的形成有其自然條件,也有人為因素,而治理霧霾天氣,我們只能從造成霧霾的人為因素入手進行治理。
講到霧霾天氣,其形成有自然原因。其實往年也存在霧霾天氣,只不過今年可能天氣條件特殊而尤為突出,影響區域廣,不僅是北京,整個中國中東部地區大範圍都形成了霧霾天氣,而且持續時間又特別長,的確對公眾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公眾對大氣污染的認知度和關注度也都空前提高。形成霧霾天氣,除自然原因之外,當然也有人為因素。我們沒辦法控制自然因素,我們只能從人為因素入手,儘量從污染源頭來解決霧霾的問題。
從排放源的角度來看,北京的霧霾是一種不同污染源高度複合的,不是單一的汽車尾氣排放,也不單純是工業的排放,而是綜合因素的結果,還有有本地的和也有外地的,所以説,無論從來源、區域的分佈來説,形成機制都是高度複合型的,要認識到形成的這樣一種特點。從目前我們國家的一些大城市觀測到的霧霾的主要成分的分析來看,主要的成分包括汽車尾氣,還有燃煤、灰塵以及一些工業排放,具體的成分比例是根據每個城市的不同情況有一些差異。根據北京市環保局的估算,燃煤和機動車污染,是北京大氣污染主要的來源,其中機動車因素佔22.2%,燃煤因素佔16.7%,在採暖增加能源消耗的冬季,燃煤因素所佔比例進一步增大。供暖因為燃煤燃燒産生的尾氣也是霧霾産生的原因,所以霧霾有一定的季節性,冬天明顯比夏天更多一些。所以伴隨著北方供暖季的開始,這一地區大氣污染的治理難度相對於其他季節可能要更難一些。
不僅如此,一種污染源還牽扯出很多的問題,就拿交通排放尾氣來説,就會牽扯出減少出行量、發展公共交通等方面的議題,還涉及提高油品品質、改進尾氣排放檢測等很多問題,要治理起來很不容易。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從經濟活動源頭入手進行綜合治理。不管怎麼説,人類的活動,包括排放是內因、主因,不能把這個都推給氣象條件,也不能都推給外地。協同治霾只是京津冀一體化的一個部分,如果把北京重污染的化工轉移到更遠一點的地方的話,照樣會給當地帶來污染,只不過污染轉移了而已,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我們還應該認識到,當前的污染問題跟中國目前正處在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這樣一個特殊的發展階段是有關係的。某種程度上説,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跟發達國家發展階段不同,人口壓力、資源環境等具體國情也不同,不能簡單地拿國際環境標準完全套用在中國。但是另一方面,這並不是不作為或慢作為的理由,我認為還是有極大的努力的空間。比如,英國的“倫敦煙霧事件”就值得我們警醒。19世紀,英國進入工業急速發展期,倫敦工廠所産生廢氣形成極濃的灰黃色煙霧。20世紀50年代最為嚴重,“霧日”(即指視域不超過1000米的天數)一年裏平均多達50天左右。1952年12月5日至10日,發生了“倫敦煙霧事件”。當時,歌劇院正在上演的《茶花女》因觀眾看不見舞臺而中止,歌劇院裏的人也被迫散場,出來卻發現,大白天的伸手不見五指,水陸交通幾近癱瘓。據史料記載,僅在12月5日到8日這4天裏,倫敦市死亡人數就高達4000。在這一週內,倫敦市因支氣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臟衰竭死亡244人,結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也有顯著增加。我們在很多方面已經沒有發達國家工業化階段時的相對寬鬆的環境容量,要避免他們走過的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就必須借鑒國際經驗,結合自身國情,選擇一條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公民對應盡的環境義務認識不足,存在“看客”心態
在治理霧霾問題上,必須要從制度和管理入手,要尊重公眾的知情權,並且能夠給大家普及相關防護知識,引導公眾從改變自身行為方式等方面自覺行動,減少空氣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從管理入手,將環境治理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意在通過行政手段進行環境治理。在中國,行政手段通常是比較有效的,比較快速的方法。但環境問題的複雜性,僅僅依靠行政手段來治理環境,顯然是片面的。我認為,行政手段是需要的,但還要依靠法制,依靠市場機制調節。環境治理應該要更多利用經濟激勵,理順市場機制,價格機制,形成合理的價格信號,總之,要將行政、法制、市場機制這些手段都調動起來,多管齊下。
防治環境污染,當然要有政府的重視,也離不開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和自覺行動,我認為,應該鼓勵倡導全社會都要從觀念上重視環境治理,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目前,還是有很多人在環境問題上依然存在“看客”心態,認為政府應該行動,企業應該自覺,但對自己作為公民應盡的環境義務還認識不足。儘管在污染治理上最主要的力量是政府的力量,但作為同時生活在這個城市的普通民眾,我們也應該從自身力所能及的範圍來減少霧霾的産生,比如在條件允許情況下乘坐公共交通,比如在節假日改變原有的燃放煙花爆竹的習慣,這樣都會對減少霧霾有一些影響,也許從每個人的角度來説,成效不是特別的顯著,但是如果每個人都關注這個問題的話,並身體力行的實踐,我相信這個積累的效果還是比較可觀的。最近我也看到一個報道,四川有一個關於當地的空氣污染的治理條約的民意調查,我可以看到只有4成的民眾贊成為了應對空氣污染進行車號單雙號限行。這説明當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發生矛盾的時候,可能大家會傾向於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儘管汽車尾氣並不是霧霾産生佔絕對性的因素,但是從每個人的角度出發進行一些改變的話,積累起來效果還是比較顯著的。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將環境意識上升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更高層次的自覺行為,作為一種文化理念去追求。只有這樣,才能找到一個讓全社會都能夠調動積極參與的途徑,讓每個公民都把自己作為環境治理的一份子,為解決環境問題做出努力。
最後強調一點,大氣環境是典型的公共産品,治理霧霾也不是一個城市可以獨立完成的,區域協同發展意義重大。例如京津冀地區霧霾治理就需要密切配合,根據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制定協同發展的思路和具體方案。近期,習近平主席在北京調研後就明確指出,北京應“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優化三次産業結構,優化産業特別是工業項目選擇,突出高端化、服務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
擁有健康、優美、宜居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中是每個人的夢想,要實現“天藍、水清、地綠”的中國夢,需要政府制定和落實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需要企業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也需要全社會每個人付出不懈的努力。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