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觀點

安國俊:推進節能減排,構建綠色金融體系

發佈時間: 2014-11-24 09:03:01    來源: 中新網    作者: 安國俊    責任編輯: 張林

11月15日電 14日,由中國責任投資論壇主辦的以“責任投資推動綠色增長”為題的第二屆中國責任投資論壇年會在京舉行。來自政府部門、國內外機構投資者、資産管理公司、銀行、券商、學者、專業諮詢審計機構以及社會組織近150人出席了會議。大會圍繞在經濟結構轉型大背景下,中國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石化能源投資風險,以及清潔技術投資的相關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據悉,中國責任投資論壇是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會員制平臺,旨在探討中國責任投資,促進資本市場社會責任建設。英國大使館,能源基金會,中國清潔空氣聯盟對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給予了大力支援。

責任投資是一種可持續的投資策略,它主張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不僅關注財務業績表現,同時還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績效水準。中國在粗放型經濟發展階段之後,環境問題變得非常突出,空氣污染更成為公眾最為關心的社會話題。金融機構作為發揮資金配置作用的主體,其重要作用不容忽視。會上,來自英國綠色投資銀行Tessa Tennant女士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推動責任投資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近幾年來,銀行業推進責任投資的進程明顯加速。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銀監會、人民銀行和環保部合力推動的綠色信貸政策。據中國銀監會統計部主任葉燕斐介紹,為了推動綠色信貸的實施,銀監會進行了組織政策培訓、舉辦經驗分享會、制定關鍵績效指標、制定能源效率指引、開展綠色信貸自我評估以及銀行機構間相互評審等系列活動。但他同時也指出,要想得到更好的改善環境需要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安國俊建議,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可以通過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加強金融、財稅、環保部門的溝通協作,健全法律法規、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以及完善環保和金融部門的資訊溝通和共用機制等途徑來實現。他們已經就如何將民間資本引入綠色金融體系建設中進行了專門研究,並形成政策建議。

綠色金融體系構建的過程,必然對傳統能源行業産生重大影響。化石能源曾在工業革命之前以無法想像的速度推動人類發展。然而,隨著能源使用方式的轉變、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進而形成的對於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需求的下降,將最終導致化石能源成為“擱淺資産”。擱淺資産一詞被用於描述因市場形勢變化而失去其應有價值的投資或資産。據悉,目前已有迄今有180家組織機構響應“石化燃料撤資運動”,撤資總規模達到500億美元。在中國,除了銀行業推行的綠色信貸政策外,基金業也是金融市場推進責任投資的重要力量。本次年會發佈的《中國基金業責任投資調查報告》(2014)表明,儘管在國內沒有投資機構旗幟鮮明地提出支援“化石燃料撤資運動”,但基金業普遍認為化工、採掘和鋼鐵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更有不少基金經理明確提出會規避這些行業的投資。市場數據來看,通過基金公司三季度基金持倉數據也表明,基金業在持續逃離傳統行業。中國責任投資論壇聯合創始人、商道縱橫總經理郭沛源表示,無論從調查還是市場數據都表明,通過目前石化燃料撤資運動已經滲透到社會責任公募基金,其對石油、天然氣公司股價的影響將逐漸得到體現。

此次大會上,網路熱詞“APEC藍”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對於如何實現真正的碧水藍天,長期跟蹤研究氣候變化政策的氣候組織中國區總裁吳昌華女士表示,當前全球乃至全國的政策環境下,投資者不去做綠色投資或者清潔能源産業就會“落伍”。但投資是一個生態系統,如果各個方面的條件如技術、資本不能同時具備,綠色投資便是空談。她表示,綠色技術在日新月異的往前走,需要VC(風險投資)、PE(股權投資)以及銀行和基金公司這些資本力量在不同的技術生命週期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評 論

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