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何偉文、王輝耀對話《論道》
開啟新紀元:中國成為資本凈輸出國
《中國企業國際化投資:開啟新元年》錄製現場
“今年起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總量超過了國外對中國投資的總量,從這個意義上講確實是一個具有分水嶺意義的事件。”11月17日播出的《論道》節目中,龍永圖表示,“中國企業大規模走出去的時代到來了。”何偉文,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王輝耀,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兩位具有全球化眼光的專家,與前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就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新趨勢展開精闢對話。
主持人董倩
從“小于號”到“大於號”
何偉文-前駐舊金山、紐約經濟商務參贊、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
何偉文指出,“小于的時候意味著中國是資本凈輸入國,現在對外投資超過了流入,變成輸出國,大於號,這是一個標誌,走向了資本輸出國,也是發達國家一百多年走過的路。”龍永圖形象的把它比喻為一場比賽,他説,“更通俗的比喻來講,以前老打主場,老是北京、廣州,打得挺好的,觀眾都是中國觀眾,現在已經到國外比賽了。”他表示,到國外比賽是一個新的考驗,直接和國際企業進行競爭,主動權是在國外的手裏面。所以必須要熟悉國外的法律、法規,必須和當地的老百姓打交道,必須適應當地的一些環境標準、勞工的標準等等,這對我們中國國際化進程是最大的考驗。同時他提出,“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在乎資金的多少,可能還出現波動。但是只有在更加嚴峻的外部條件之下,企業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國際投資,從發展中國家轉向發達國家
投資是應該更多的投向發達國家的市場,還是應該投向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傳統上,我們往往認為,發展中國家成本低,因此産業轉移和投資理所應當傾向於發展中國家市場。然而現實情況是,國際資本在投資的時候,往往注重發達國家的市場。怎麼解釋這種現狀?
對此,龍永圖認為,關於對外投資有三個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往哪兒投,投哪些國家;第二個是中國投資的主體是什麼企業;第三投向的到底是哪些領域,是初級原料,還是製成品,還是其他什麼?過去在我們剛剛走出去,特別是大的國企走出去的時候,首先投向的是國外的資源,比如礦産等國內稀缺的資源,所以主要的領域是初級産品。而現在,隨著中國國際競爭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多地投向了製造業,而製造業必須有比較好的投資環境和法律環境,需要有較好的原料供應以及勞動力的品質,因此,我們中國企業的投資慢慢從發展中國家流向發達國家。同時,這也符合國際投資的主流趨勢,國際上大概百分之六七十的投資,都是到發達國家,中國的投資肯定是要符合國際大的格局。因此,幾位嘉賓一致認為,“關鍵就是我們中國今後投資的領域應該更多地投向製造業,投向高技術含量的領域,而且通過兼併收購,把國外的産品好的品牌,好的專利,好的技術拿過來。”
而從成本來看,雖然發達國家工資比發展中國家高得多,但是每個人創造的價值也比發展中國家多得多。“換言之同樣的一個人創造的增加值美國高於中國,或者説創造同樣的增加值美國用的成本低於中國,所以我們要看到這一點。”何偉文在用人成本上給大家算了一筆帳,認為用國際人才或者説用當地人其實成本會更低,尤其是在發達國家,高級人才更應該本土化或國際化。不僅如此,還要考慮整個市場的遠近、物流的成本、融資的成本。幾位嘉賓談到,“像在美國有非常完整的金融體系,所以融資成本就會比較低。”另外,在當地生産,離市場很近,離零部件的供應也很近,這樣的話整個物流成本就下降了。
對外投資開“綠燈”
嘉賓熱烈討論
10月6日,商務部宣佈的一項境外投資新政策正式生效,該政策取消了對許多海外投資項目的審批,新政出臺後,大多數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只需要向商務部提交備案,跨境投資整體審批時間將得以大大縮短。而此前,長達六個多月的繁瑣審批程式是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市場的主要障礙之一。
對此,何偉文表示:“我擁護這個決定,而且覺得老早就應該這麼做了。”他在節目中回憶了自己剛到舊金山當參贊的時候,對於前來申報的瑪鋼廠等企業的業務“實際我真不懂”,因此,在簽字的問題上,“凡是這幾個項目,我一律寫不持異議,並不是説贊成,因為我不懂。”按照國內的規定,不持異議就可以批。龍永圖對此項政策表示高度認同,他指出,這次放開的幅度是很大的,過去三千萬美元以上的項目都必須到商務部、國家發改委批,現在放寬到十億美元。他強調,“三千萬到十億跨度非常大,這就説明我們中國現在對於企業走出去,已經是開始開綠燈了,放鬆的很多管制,這也是符合我們十八大三中全會以後減少政府審批大的潮流。”
要淡化政治色彩和敏感情緒
王輝耀-歐美同學會副會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
王輝耀認為,我們過去走出去的主要是國有企業,國外始終認為我們帶有一定的政府色彩,有一種位畏懼感。因此,王輝耀非常主張民營企業走出去,他認為“這某種程度可以綜合這種矛盾的心態”,並舉例説,像國民出去旅遊一樣,很多國家覺得中國有些遊客不太講究文明,但是到那以後非常歡迎中國旅客去,因為希望帶來外匯的收入。因此,他強調,如果中國民營企業和中國私營企業不斷走出去的話,會打開一個局面,這對於避免過去不少國家對中國企業投資都帶著“有色眼鏡”的“國民心態”有著重要的意義。
而對於兼併和收購對當地帶來的情感波動,龍永圖主張“採取稍微慎重的態度比較好”,他舉了自己80年代初在美國的一個例子,當時他在聯合國常駐,日本人收購了美國的很多資産,最後買美國的帝國大廈,美國人不幹了,整個輿論都炒作起來了,堅決反對日本人把紐約最知名的大廈買下去,所以這個生意沒有做成。因此,他強調,“要回避一些敏感性的問題。特別是我們中國的崛起,本來人家用有色的眼鏡看你,不要再給人家更多的口實。”王輝耀提出,如果在企業的公關宣傳和用人策略上,多用當地人,既能夠給當地帶來就業也就能很好地避免“心態”的衝突,他指出很多跨國企業都是這樣操作的,“包括歐美的一些企業,他的發言人都是中國人,比如跨國公司到中國來,就用中國的海歸。”
何偉文、龍永圖、王輝耀(從左到右)
全球化對中國企業意味著什麼?優秀企業怎樣實現海外發展?如何為企業並購融資?如何處理企業全球化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更多精彩敬請關注貴州衛視11月17日晚22:10播出的《論道》--《中國企業國際化投資:開啟新紀元》。(作者:王雲 攝影:陳顯忠)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