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2014年氣候變化綠皮書發佈會暨氣候治理與節能減排高峰論壇”在京舉行。該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王偉光,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出席論壇並講話。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
蔡昉指出,根據中國社科院的研究成果,我國目前處於工業化進程的中後期,城市化進程的品質提升期。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改進同步進行。我們既要看到發展對排放空間的剛性需求,也要看到資源、環境對發展方式的約束和挑戰。中國已經在30多個城市開展了低碳城市的試點,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城市融入到生態文明、低碳試點城市的建設中。中國在努力探索適合國情的、協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中國近年來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取得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2013年與2005年相比,中國碳排放強度下降28.5%,相當於少排放二氧化碳25億噸;世界銀行報告表明,1990—2010年,中國累計節能量佔全球節能量的57%。作為發展中國家,這些數字既説明瞭中國的努力,更展示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積極態度。
鄭國光説,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剛剛在丹麥哥本哈根發佈了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的《綜合報告》,報告再次警示了地球繼續升溫的形勢及其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探討了氣候安全視角下,到本世紀末地球可以容納的排放空間,並且提出了2℃溫升目標下全球長期減排的路徑,以及在此限定目標下能源、交通、建築、城鎮建設等領域的發展路徑與技術選擇。為此,我們應當瞄準國際前沿,加強氣候變化科學研究,提升我國氣候變化科學研究水準和影響力。也應當高度重視氣候變化風險,大力提升風險管理能力,積極推動氣候變化適應工作;科學認識減緩氣候變化的緊迫性,加速推動國內低碳發展工作。
本年度綠皮書的主題是“科學認知與政治爭鋒”。綠皮書全面介紹華沙會議以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最新進展,深入分析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和成效,圍繞中國的排放峰值等熱點問題展開討論,向公眾和國際社會展現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困難和挑戰。
作為發展中大國,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氣候治理進程,不僅在氣候談判中展現建設性姿態,還在國內開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減排行動。儘管如此,由於經濟體量和排放總量較大,中國在國際氣候談判進程中,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綠皮書認為,壓力産生的原因是對中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角色的界定。
專家認為,根據我國目前經濟、人口、國際分工等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經濟總量將穩步增長,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都還需要約2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基本完成,此間人口仍將緩慢增長,發展中國家的定位在完成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之前不會動搖。然而,一些國家無視我國的發展需求和歷史排放權益,忽視每人平均指標水準,僅以經濟、排放、貿易等總量指標,渲染我國的大國責任,希望我國在國際氣候治理中像發達國家那樣承擔減排、提供資金等義務。這種不顧我國發展權益、不切實際的定位與我國所堅持的發展中國家定位之間,産生了較大的分歧,分歧背後意味著責任和義務的巨大差異。
“作為發展中國家,即便在無須承擔減排義務的情況下,我國也在積極開展減緩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工作,並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為保障全球氣候、環境安全開展行動、作出貢獻。”皮書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説。
在隨後的氣候治理與節能減排高峰論壇上,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等專家就氣候治理與節能減排相關議題發表了講話。
杜祥琬説,中國沒有粗放發展的資本,中國也沒有粗放發展的理由。我國的現代化應該是在守護環境底線基礎上精心設計的發展過程。低碳既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更是為了國家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責任和國內轉型發展的內在需求高度一致,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內外兩個大局是相互促進、相互支援的。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