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魏本華: 中國應以積極姿態接棒G20

發佈時間: 2014-11-17 08:51:44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魏本華    責任編輯: 張林

魏本華 國家外匯管理局前副局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扮演好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已經提上日程,應該有一個積極主動的姿態來接棒G20的到來。

APEC會議剛剛在北京順利結束,這次會議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是中國的領導人能夠抓住歷史的機遇,高屋建瓴,確定了本屆APEC峰會最大的議題,就是要把亞太自由貿易區管好。原來大家擔心美國推動的TPP和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協定,中國因不能夠從一開始參與其中,而影響到我們在國際貿易領域、經濟領域當中發揮作用。如今,我們確實抓住了歷史的契機,提出一個更高的、更有推動力的、在更大範圍能夠得到亞太成員大家共同支援的整個亞太地區的自貿區的協議。這一下子抓住了APEC對全球的吸引力,也幫助WTO破解了一些難題和局面,才是真的主導了APEC峰會。如果2016年G20峰會由中國舉辦,我們應該進行積極籌備。沿襲G20峰會的機制和辦法,我們要充分加以利用,按照習慣的做法,智庫應該抓住核心題目,學習各國經驗,積極準備,這才能夠顯示和發揮所謂對決策的影響力。

當中國成為G20峰會主辦國的時候,至少有四個方面的題目要提前考慮。

第一,破解全球經濟“新常態”。最近一兩個月又把“新常態”改叫“新平庸”。世界經濟未來幾年之中沒有任何的亮點,會持續在低速增長的狀態之中。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策略也受到外部全球環境的影響,中國經濟新常態也要考慮適當的調整經濟增長速度。如何破解全球新的平庸狀態,能夠使全球經濟恢復到一個相對比較高的水準,或者是經濟危機以前的水準,這是今後幾年裏面必須要研究的問題。

第二,發達國家內部貧富懸殊,全球範圍之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也是跨越國界,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G20以討論經濟、金融問題為主,但是收入不平等造成貧富懸殊顯然已經成為經濟領域裏一個很大的問題。

第三,這次在APEC會議上突出強調了這一點,就是如何幫助發展中國家儘快的建設基礎設施,從而為經濟走上健康發展之路奠定基礎。在這方面中國作出了非常好的榜樣,力所能及地為國際社會恢復增長作出了很大的承諾。一是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二是和其他幾個金磚國家決定成立金磚國家發展銀行;三是習主席在APEC會議上宣佈成立中國絲綢之路發展基金,數目也很大。中國這幾項措施非常有力,可以説是有力的出拳。中國的成功經驗也能幫助其他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

第四,從2009年以來實行的人民幣國際化政策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人民幣國際化指數在全球範圍都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在國際社會中,中國雖然是大國,但是我們很注重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利益。G20確實代表全球80%的GDP,但是20%的GDP代表國家是170、180個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利益和訴求也應該體現出來。既然中國在發展中國家中很受尊重,他們也願意傾聽中國的聲音,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國家的聲音反映出來,也可以説是對國際社會的一個貢獻。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