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繼2001年上海舉辦後時隔13年重回中國,于11月10-11日在北京召開,此次峰會主題是: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區域經濟一體化、大國關係、中國在APEC中的角色都是全世界廣泛關注的話題。在11月3日中國網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4年北京APEC峰會倒計時”智庫沙龍活動中,多位專家圍繞APEC會議的熱點問題一一進行交流分析。
作為著名的美國問題專家,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余萬里追溯了APEC的起源,當時恰逢世界經濟出現區域板塊化、區域一體化趨勢。歐盟一體化的同時美國在推動北美自由貿易區,地球上的兩個重要經濟體都出現板塊化的經濟合作,夾在中間的亞太於是開始積極推動區域合作。其實真正促成APEC這個機制的是美國,美國要成為太平洋國家的口號廣為人知。APEC會議每年給大家留下的印像是領導人穿著漂亮的衣服照相,但上海APEC是一個轉捩點,當時911剛剛發生不到一個月,奧巴馬當時到中國把反恐的概念加了進來,進一步使APEC這個平臺泛化。
余萬里認為,這次能夠聚焦到經貿話題也是APEC的其中之意,期望借此次機會推進APEC自由貿易區,落實互聯互通,以及解決剛剛結束的APEC財長會議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從經濟上來看,過去APEC啟動的時候,美國經濟如日中天,能夠引領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合作的潮流,能夠承擔國際合作的公共産品的成本。現在美國經歷了伊拉克戰爭,經歷了金融危機,已經失去了經濟上擴展領導的雄心,一定程度上還在努力掙扎,如何抵禦美國內部的保護主義上升,恐怕對美國的影響更大。 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夠承擔APEC發動機的作用?在余萬里看起來,中國在整個發展態勢方面,包括整個實力方面,是能夠承擔起這樣一個作用的。中國可以做一台發動機,但是要想讓APEC這麼一輛大車跑起來,除了發動機還得有傳動裝置,得有輪子。需要大家配合,才能真正把發動機的能量發揮出來,在配合上就涉及到了政治問題。現在亞太地區的政治環境相當複雜,這裡麵包括中日關係、中國和東盟、南海爭端、俄羅斯克裏米亞爭端,還有更重要的是中美兩國的新型大國關係到底怎麼落實。太多的政治安全戰略因素糾結在裏面,可能對我們經濟合作的良好願望構成十分巨大的干擾。
中國要做主場外交,APEC就是一個大主場。主場引起的聚光燈,一點點失誤或者不成功都有可能被放大。面對APEC的主場壓力,余萬里提醒應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個對於APEC的期待,從政府層面來講,應該減少中國這些年來習慣的工程思維。我們這些年的外交思維一直是“上項目”。外交不是中國一家的事,要考慮對方是否配合,工程結束後到底在外交上有何收穫。國民安全和國家形象這些都不是簡單通過工程項目能夠解決的問題,應該需要更多的外交途徑,包括公共外交和協調措施的安排。另外,APEC應該更多地聚焦到一些實際政策的安排上來。APEC是亞太國家的相互合作,合作過程中間不僅是修路,還有消除一些貿易、經濟、社會、政治壁壘,這需要政府以及政府之間的合作。這些合作應該更加親民,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需要。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是,媒體在關注APEC的時候一直聚焦在中日領導人能不能見面、加拿大的總理不來參加這些事上,其實中國的經濟在發展,西方媒體可能很容易忽視中國在APEC上的努力,而把焦點聚焦到其他方面,中國媒體千萬不能被拐走,需要有明確的聚焦。
最後一點,APEC的意義在於提供一個多邊的場合,為一些國家雙邊接觸提供一些機會,這個意義非常重大。大家會非常關注中美領導人以及奧巴馬第二次對中國的訪問,美國一些學者對這一次奧巴馬訪華非常期待,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如何落實是他們期待的一個方向。從這個角度來説,在APEC框架下中美關係能否通過這一次機會得到一個發展的動力也是很重要的。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