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觀點

馮惠玲:重視“資訊資源”的戰略價值

發佈時間: 2014-10-28 13:41:52    來源: 人大重陽網    作者: 馮惠玲    責任編輯: 張林

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講話中指出,資訊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生産要素和社會財富,資訊掌握的多寡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誌。“資訊資源”這一新鮮詞彙開始頻頻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資訊資源是一種重要的生産要素,更是一種社會財富。2013年發生的棱鏡門事件,便是一場國家級的資訊資源攻防戰。為什麼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如此重視資訊資源,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這是因為,在日新月異的資訊社會,資訊資源意味著發展機遇和戰略制高點。資訊資源既可以創造産業價值,也可以與傳統産業融合,改造傳統流程,優化資源配置,間接産生對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的替代效應。

就我國而言,對資訊資源的開發利用,離不開資訊資源産業的充分發展。首先需要從政策供給層面展開優化。根據《2014年中國資訊資源産業發展報告》,我國資訊資源産業地區間發展差異巨大,各地發展不均衡,部分地區政府部門對資訊資源産業的政策資源投入不足。根據報告評測,全國各省級行政區域在“決策強度”上平均得分為80.2分,資訊資源産業發達地區省份的決策強度得分高達90—93分,而相對落後地區省份的得分僅為77—78分。可見,只有少數發達地區省份政府部門對資訊資源産業投入了較多的政策資源。決策部門的政策供給一方面可以體現政府對相關領域的關注程度及産業振興力度,另一方面也是規範和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必要保障。發展資訊資源産業,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資訊資源産業政策資源的投入,相對不發達地區政府尤其需要重視對資訊資源産業的政策支援。

開發利用資訊資源,還需要從政策結構層面展開優化。以資訊資源産業中的典型行業——智慧財産權服務業為例,資訊資源産業發達地區省份的産業政策結構與不發達地區省份之間存在一定差異。資訊資源産業不發達地區省份的相關政策更加關注基礎設施和市場管制,而資訊資源産業發達地區省份的相關政策則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注重資源配置和政府導向。因此,就政策結構而言,各地在制定資訊資源産業相關政策時可以借鑒相對發達省份的經驗,並且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著力於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産業經濟實力,同時兼顧市場規範和人才培養。

除此之外,在政策溝通層面也需要展開優化。政策溝通強調相關政府部門與産業市場主體之間就有關政策的制定、實施、效果等要素有效溝通,涉及政府資訊公開、政務互動等工作。有效的政策溝通和互動,有利於提升政府公信力、促進市場主體與政府合作。現代社會中政府的公信力已經成為一項寶貴的社會資源,政府與市場主體的相互信任可以增強彼此的合作效果,提升經濟活動的成效,同時也可以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社會福利。社會中最重要的資訊資源是政府資訊資源,其涵蓋了全社會資訊的80%,資訊資源産業的發展十分依賴於政務的開放互動,加強政府資訊公開和政務互動,是推動資訊資源産業發展的先決條件。

評 論

人大重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