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觀點

劉戈:給藍翔一片天空 “群毆”它不公平

發佈時間: 2014-10-27 10:28:40    來源: 人大重陽網    作者: 劉戈    責任編輯: 張林

“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聲名遠揚的山東藍翔技術學校一夜之間成了網路段子手們抖機靈的好素材。各式各樣讓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和校領導“跨省鬥毆”、學校管理混亂、校園暴力不斷、學生就業數字造假等負面新聞交織,讓這家多年來培育了數十萬合格勞動者的技術學校陷入難以自辯的輿論漩渦。

社會對體力勞動者的輕視、對富人的羨慕嫉妒恨、對秩序和正規的喜愛,讓那些從來不會關注民辦職業教育的人們加入到嘲諷、揶揄和聲討的隊伍中來。有媒體派記者前往調查,寫出洋洋萬字的調查報道,但除了雞零狗碎的道聽途説和發家野史,並不能否認一個基本事實—這是一家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出來而且適應了中國國情的學校。

有記者為貶低藍翔,描述了一個與廣告片中挖掘機方陣整齊劃一不同的藍翔實習基地:“300畝的基地,地面泥濘崎嶇,環境破敗,四週還散落著廢棄的魚塘和豬圈,與其説是一個校區,倒不如説是一塊工地,數百台挖掘機散佈在場地上……”三百畝基地,數百台挖掘機,地面泥濘崎嶇—難道這不是學習挖掘機技術最好的實習場地嗎?難道挖掘機實習場地應該瓷磚鋪地、花草蔥蘢嗎?

藍翔之所以能在眾多職業教育學校中脫穎而出,最有效的一招就是“就業指導教學的辦學理念,把工廠搬進學校的辦學模式”。這改變了傳統職業教育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實習時才把學生送進校外工廠,就業後還需要“二次”培訓的做法,從而實現了畢業即就業的零距離培訓。

藍翔技工學校開設的專業都是技能型的,需要靠一個小時一個小時的實操積累。那裏的學生幾乎都是學業普通甚至較差、家境一般的農村子弟,若無軍事化管理,很難讓這些玩心重、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的學生學到養家糊口的技能。

因此,如果用普通高等學校的管理方式來要求校方,那麼學校就不可能對得起家長們的學費。至於學校的教學品質是否高,就業率是否像他們自己宣揚的那麼好,其實只需了解一個事實—學校已經辦了三十多年,學生越來越多。市場不會説謊。

最近十多年來,原有的職業教育體系一味向上拔高,越來越走向學歷化。這無形中給藍翔這樣培養藍領工人的純職業培訓讓出一塊空間。類似藍翔這樣的草根型培訓機構迅速壯大,填補了公辦職業教育的空白。此類學校培養出來的勞動者,在製造業和服務業中佔據著中堅力量,對中國經濟貢獻巨大。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這種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唯一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管理粗放、魚龍混雜的現象,但其“野蠻生長”的歷史背景不可能超越。藍翔技校及其代表的民辦草根職業教育發展壯大,歸根結底是市場需求的結果。因為管理上的粗放、創辦者的家庭糾紛以及其他教學之外的瑕疵而否定“藍翔”們,是不公平的,試圖利用行政力量的介入來迅速規範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是要不得的。

評 論

人大重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