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16日在義大利米蘭拉開帷幕。本屆會議的主題是“構建負責任夥伴關係,促進可持續增長與安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17日上午在米蘭出席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非正式會議併發言,就國際和地區問題與各國領導人交換意見。外媒聚焦李克強總理的歐洲之行,並對此行的主要成果予以報道評析:
敏感時機訪俄加強合作 法新社10月12日報道:俄羅斯正面臨冷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孤立。李克強以總理身份首次訪問俄羅斯的時機敏感,當前克里姆林宮正竭力應對其支援烏克蘭分離主義者所造成的後果。
《日本經濟新聞》10月15日報道:中國正在擴大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各項經濟合作均能為俄羅斯帶來眾多益處,由中國來支撐因歐美制裁而陷入困境的俄羅斯經濟的格局正日趨鮮明。
瑞士《新蘇黎世報》網站10月13日報道:西方日益疏遠俄羅斯,而克里姆林宮和俄羅斯企業界卻越來越多地傳遞出進一步向東方轉移的資訊。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總理李克強和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共同舉行的兩國總理第19次定期會晤,對俄羅斯領導人就具有重要意義。
德國之聲10月13日報道:李克強此次出訪正值敏感時期:俄羅斯與西方關係因烏克蘭問題降至冰點;西方對俄進行一輪又一輪的經濟制裁,新“冷戰”的字眼隨處可見。數年來,俄中保持盟友關係。而今的莫斯科更需要與北京加強合作,加強對抗西方的砝碼。無論是出於意識形態的相近、地緣政治的考慮還是雙方市場的互補,中俄都存在大量合作契機。很多分析人士認為,西方的經濟制裁將克里姆林宮推向北京。
簽訂大單促中俄關係升溫 俄塔社10月12日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2日開始對俄羅斯進行訪問,其間雙方將簽署約50項政府間和企業間合作協議。
俄新網10月13日報道: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接受“俄羅斯24”電視頻道採訪時表示,俄中已達到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俄新社10月10日報道:中俄關係目前在能源、貿易、軍事和航空等幾乎所有領域全面升溫。外交層面也進展順利:俄羅斯政治家們稱中國是支援俄與西方對抗的戰略夥伴和盟友。中國也給予回應:李克強給俄羅斯民眾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回顧和展望了中俄友誼與合作。俄羅斯輿論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半數俄羅斯人認為中國是對俄最友好的國家。
俄羅斯之聲網站10月14日報道: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波爾加科夫指出,相互支援符合俄中各自國家利益,中國很有可能將進一步加強同俄羅斯的合作,而不是凍結兩國關係。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0月13日報道:澳大利亞國際問題研究所的科林·查普曼認為,李克強這次訪問達成的一系列協議標誌中俄關係出現“真正的轉折”。
兩國深化能源領域合作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10月12日報道:中俄一直在彼此靠近。俄羅斯總統普京説,隨著歐洲逐漸擺脫對俄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俄也必須轉向歐洲以外的國家,自然的選擇就是中國。
俄羅斯《新消息報》10月13日報道:俄羅斯專家一致認為,必須深化同中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俄科學院能源和金融研究所所長弗拉基米爾·費金指出,由於中國減少煤炭用量,對天然氣的需求會增加。他強調:“我們不需要離開歐洲市場,但必須加強對中國的天然氣供應,從而在俄全境建立起統一的天然氣運輸網路。”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0月13日報道:隨著國內需求猛增,急需資源的中國正尋求使能源的來源多樣化,而俄正尋求利用快速發展的亞洲市場。
打通中意進一步合作道路 美聯社10月14日報道:中意14日簽署總價值達80億歐元的協議。訪意第一天,李克強總理表示,這些協議是加強兩國經濟和文化關係的成果。
香港《南華早報》10月15日報道:中意簽署總額大約80億歐元的商業合同,所涉領域從能源到工程,使中國與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的商貿關係更加深。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10月15日報道:據法新社報道,中意簽署了80億歐元的商業協議。李克強表示,中意開展交流合作有先天優勢。中國並不追求與義大利保持貿易平衡,而是希望進口更多“義大利製造”。
德國之聲網站10月15日報道:在同李克強總理共同舉行新聞發佈會時,義大利總理倫齊説,此次兩國間簽署的經濟合同只是一道“開胃菜”,應為未來更進一步的合作打通道路。2008年以來,義大利已經3次陷入經濟衰退。倫齊政府格外重視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搞好關係。
亞歐峰會上強調促進合作 德國之聲網站10月17日報道:義大利米蘭舉辦的亞歐峰會是中國總理李克強歐洲訪問最後一站,也是重頭戲。李克強強調抓住亞歐合作的機遇。在16日的記者會上,李克強強調亞歐大陸合作的巨大潛力,並表達中國願與亞歐各國一起,培育亞歐共同體意識,同舟共濟,建構全面夥伴關係。擴大歐亞雙邊經濟關係,加強雙邊金融領域合作是米蘭首腦會議的重要議題。鋻於歐洲經濟趨弱、景氣預測值降低,這一議題更具意義。在這方面,中國的角色尤其引人注目。
對歐洲大陸奉行平衡策略 日本《外交學者》10月15日報道:李克強此行反映出中國對歐洲大陸奉行的平衡策略,即如何保持和擴大與歐洲經濟強國的貿易關係,同時深化與俄羅斯的政治聯繫。儘管歐俄間的緊張讓這種雙管齊下的外交變得困難,但各方都在提供中國想要的東西。對於歐盟,中國感興趣的是經濟機遇;對於俄羅斯,北京的焦點並非經貿,而是政治。這並非説,中國對深化與俄的經貿合作不感興趣。而是相比對俄經貿關係,北京更重視戰略關係。中俄都稱兩國關係具有雙邊和多邊性。在雙邊層面,中俄互相支援彼此的核心利益。在多邊層面,兩國在聯合推動多極世界。
彰顯大國外交的積極手段 香港《南華早報》10月13日報道:澳大利亞獨立研究中心研究員本傑明·赫斯科維奇表示,許多分析師認為中國是“孤獨崛起的大國”,事實或許如此,但也無可否認中國在經濟上與許多國家存在合作關係。本屆亞歐峰會為期2天,有53個亞歐國家代表出席,主要將討論兩個地區面臨的安全、經濟及政治挑戰。外交界人士表示,中國視亞歐峰會為推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最佳時機。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的政治科學教授蒲曉宇表示,李克強此次歐洲之行,反映出中國面對近期的全球事件時,採取了大國外交和多邊外交的積極手段。
評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