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 智庫觀點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學者:李克強總理促亞歐合作煥發新顏

發佈時間: 2014-10-17 13:37:18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陳旸    責任編輯: 張林

陳旸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學者

金秋十月,李克強總理開啟了年內二度訪歐之旅。李總理此訪是政府間定期會晤有效運轉的機制之旅,是傳遞中國經濟發展“正能量”的信心之旅,是助力亞歐和平繁榮的夥伴之旅。

德國,歐洲經濟的領頭羊,是李總理此次訪歐的首站,已然成為中歐溝通的門戶,默克爾盛讚兩國合作“極為密切”。俄羅斯,中國最大的領邦和全面戰略協作夥伴,是橫跨歐亞大陸的銜接點,中俄總理第十九次定期會晤成果豐碩,普京總統引中國古詩詞,喻中俄關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義大利,當年東西文化交流的使者馬可•波羅的故鄉,也是李總理此訪的最後一站,10月16至17日,第十屆亞歐首腦會議在義大利米蘭舉行,李總理出席會議。這座工業時尚之都迎來了“亞歐峰會”的尊貴客人,點亮亞歐大陸互通共榮的火炬,堅定亞歐兩大洲相親相近的信念。

起于1996年的亞歐首腦會議是兩大洲之間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政府間論壇,政府首腦兩年一聚,迄今已有51個成員。當今世界有三大貿易圈,一個是跨大西洋貿易圈,一個是環太平洋貿易圈,還有一個是亞歐大陸貿易圈。如果説跨大西洋貿易圈得益於發達經濟體間龐大的經濟往來,環太平洋貿易圈,還有一個是亞歐大陸貿易圈。如果説跨大西洋貿易圈得益於發達經濟體間龐大的經濟往來,環太平洋貿易圈因新興經濟體的蓬勃發展而充滿活力,那麼亞歐大陸貿易圈則由於迥異的制度文化,紛擾不斷的衝突糾紛而稍遜風騷。

亞歐兩大洲不乏互聯互通的熱忱。眾所週知,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其初衷則是為了尋找通往亞洲的新路徑。如今,由中國境內發車的“義新歐”、“渝新歐”等鐵路,貫穿中國與中亞、歐洲,縮短了亞洲與歐洲的市場距離,承載著新時代歐亞人互聯互通的夢想。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直言,將歐亞大陸更好地連接起來,有利於貨物、資本、服務和人員的流動,“新絲綢之路”應該成為合作的優先點。

亞歐兩大洲不缺互利共贏的優勢。歐亞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也是人口最多的大陸,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機遇巨大。亞歐大陸東端,新興經濟體活力四射;中部,資源豐富,蘊藏無限潛力;西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經濟國家集團歐盟一體化日趨完善,是亞洲國家最大的出口市場和重要的創新技術來源地。資金、技術、人口、資源相結合,構建亞歐大市場,將帶來亞歐大陸生産力的飛躍。同時,區域性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初具雛形,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穩步推進,歐盟近日亦公佈了泛歐鐵路網優先建設發展的九條動脈線路規劃,亞歐大陸互聯互通全面提速如箭在弦。

然而亞歐大陸貿易圈的發展近來深受安全問題困擾。烏克蘭危機致歐俄冷目相對,敘利亞伊拉克變局讓兩河流域陷入動蕩不安,阿富汗戰後重建何去何從令人憂心,亞歐大陸東端沿海亦波濤洶湧,暗礁潛藏。究其原因,廣闊的亞歐大陸歷史悠久,文明多元,數代累積遺留的民族宗教矛盾時常沉渣泛起,導致衝突不斷,跨越崇山峻嶺的阻礙在現代技術條件下並不難,但人心之間的溝壑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填平。同時,亞歐大陸地區發展不平衡,兩端活躍,內陸相對停滯的局面,不利於經濟的有效合理迴圈,不利於亞歐大陸經濟的全面發展。克服亞歐大陸貿易圈的難題,需要有領袖人物恢宏的視野,堅定的意志,需要各族民眾有對話的耐心,有相識相知的渠道。亞歐峰會為加強亞洲和歐洲間的對話與合作,為兩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亞歐大陸繁榮發展,以“構建負責任夥伴關係,促進可持續增長與安全”為主題的亞歐峰會正當其時,以加強對話、促進共識、合作共贏為目標的亞歐峰會大有可為。

中國是亞歐會議的創始國之一,歷屆亞歐峰會,中國總理從未缺席,部長級會談中國籌辦次數最多,是亞歐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重要推動力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秋天先後發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為亞歐合作提出“中國方案”,得到了歐亞諸國的積極響應。李克強總理此番訪歐明確指出,中歐可以在促進亞歐地區繁榮發展、實現共贏多贏中作出更大貢獻,向外界宣示,中國將為亞歐合作注入“正能量”。此次亞歐峰會將充滿中國智慧的“一帶一路”構想納入主要議題,充分表明瞭歐亞首腦們對中國智慧的認可。中歐經濟體量巨大,人口眾多,中歐合作將是亞歐大陸繁榮發展的雙引擎,是亞歐貿易騰飛的主動力。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