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理論中國>

堅持“六個辦好” 賦能“人人出彩”

2023-09-18 14:57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濟南職業學院牽頭成立濟南市智慧製造與高端裝備産教聯合體

  濟南職業學院舉辦黃河流域産教聯盟2022年高峰論壇

  濟南職業學院開展智慧網聯汽車環境感知技術技能實訓

  濟南職業學院師生正在開展工業機器人系統整合實訓

作為“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濟南職業學院秉承“志存高遠,奮勇爭先”的學院精神,立足“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圍繞“辦好黨建引領、立德樹人、面向人人、産教融合、校地協同、面向國際的職業教育”的目標,持續提高辦學育人水準,努力以濟職精彩賦能繪就人人出彩畫卷。

辦好黨建引領的職業教育,鑄造辦學育人“強引擎”。對於職業院校來説,要從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中充分汲取奮進力量,堅守初心使命,加強黨建引領,堅定不移沿著高品質發展道路奮勇前行。學院努力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高水準黨建引領高品質發展。扛牢政治責任,精心規劃、實施為期6年的黨建“築壘工程”“先鋒工程”,立項建設了70個黨建項目,牽頭組建濟南市學校黨建工作研究基地,建成廉潔文化主題公園,成立濟職“紅色蒲公英”宣講團。黨建項目化推進成效顯著,2個支部分別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和“山東省黨建工作標桿院係”培育創建單位,2個支部入選“山東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學院黨委和2個黨總支獲評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2021年在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上做了黨建工作經驗介紹。

辦好立德樹人的職業教育,提振技能人才“精氣神”。點亮技能成才的精彩人生,首先需要點亮技能報國的遠大志向。職業教育必須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德技並修特色,將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貫穿育人全過程。學院將思想引領、價值塑造和技能培養融會貫通,以深入實施全環境育人工程為主線,一體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工匠精神培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改革等重點工作。學院打造“濟職義工”學雷鋒志願服務品牌,組建了62支專項服務隊,累計參與學生80000余人;創新“五化六融一打卡”育人模式,獲得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受教育學生有30000余人。

辦好面向人人的職業教育,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需要規模巨大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做支撐,需要加快發展高品質的職業教育,對進一步拓寬職業教育覆蓋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學院充分挖掘特色辦學資源,與京東集團共建鄉村振興學院,與比亞迪公司等共建退役軍人創業學院,與美團共建新就業群體成長學院,與社區共建3個社區學院。針對企業、鄉村振興、退役軍人、新就業群體等開發84個專業(工種),廣泛舉辦多層次、多類型的技能培訓,推動職業教育打破“圍墻”,由校園向社會擴展,由青年學生向全年齡段擴展。學校獲評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校,年培訓企業員工1.9萬人。

辦好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深耕創新改革“試驗田”。産教融合既是産業轉型升級所需、職業教育命脈所在,也是職業院校提高育人品質的“金鑰匙”和增強服務功能、展現擔當作為的“風向標”。近年來,學院著力推動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轉向“産教”方向,種好産教融合這一創新改革“試驗田”。學院秉持“與品牌為伍,與朝陽同向”的理念,持續完善産教融合辦學機制,與濟南二機床集團、比亞迪公司、中興通訊等企業合作,開展首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共建特色産業學院等。“5G+先進控制技術”實驗室入選濟南市重點實驗室,新能源汽車技術與大數據應用産業學院入選全國首批專精特新産業學院建設項目,牽頭組建的濟南市智慧製造與高端裝備産教聯合體入選首批國家級市域産教聯合體。在産教深度融合、校企緊密合作的基礎上,學院持續12年開展雙元育人模式創新,相關成果被列入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57項制度創新成果最佳實踐案例進行複製推廣,獲評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二等獎,被沿黃九省(區)教育主管部門推薦為黃河流域産教聯盟秘書處單位。

辦好校地協同的職業教育,當好區域發展“助推器”。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社會發展關係密切的教育類型,是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途徑,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互相支撐、互促共進、密不可分。隨著經濟發展和産業結構升級,地方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職業院校必須主動融入大局,以高品質職業教育支撐地方高品質發展。學院著眼省市所需,謀定自身所為,牢牢把握經濟動能轉換、現代産業體系建設等關鍵環節,努力辦“地方離不開”的職業教育。學院堅持圍繞産業辦專業、建強專業助産業,重點打造一個中國特色高水準專業(群)、5個省高水準專業群、3個省品牌專業群,推動優質專業群與山東省重點産業、濟南主導産業有效匹配。牢牢把握部省共建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新模式試點省份的機遇,圍繞8個目標,規劃實施72項建設任務,服務全國首個綠色低碳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建設。學院先後打造了大數據職業教育協同創新中心等13個項目,建成了2個省級新舊動能轉換公共實訓基地,被山東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先進集體”。

辦好面向國際的職業教育,打造合作交流“新平臺”。職業教育與民生、經濟、社會息息相關,不斷健全交流對話合作機制、搭建優質平臺、促進職業教育國際交流合作具有寬廣空間、深遠意義。學院堅持課程體系等境外優質資源“引進來”和助力我國職教模式、優質産能“走出去”雙向發力,深化“中文+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學院與費斯托、科樂收、斯蒂爾等12家德資企業共同建設了中德合作“雙元制”職業技術培訓濟南項目,用德國標準培養高技能産業工人,服務駐魯、駐濟德資企業。為13個國家和地區培養245名全日制留學生,成立印尼巴厘島北文導遊培訓中心,建立濟南職業學院史丹頓島國際學院。學院擬定的專業教學標準在莫三比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推廣使用,並輸出至印尼瑪瑯國立大學、中國—尚比亞職業技術學院,“14322特色學徒制”實踐模式被複製推廣到16個國家。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揚帆、任重道遠,還須策馬揚鞭。濟南職業學院將錨定“在強化黨建引領、彰顯濟職動能、佈局新興專業、落實立德樹人、打造品質品牌上走在前”“在推進科教融匯、聚力育訓並舉、推動縱深發展上開新局”的“五個走在前,三個開新局”的戰略目標任務,精準對接服務國家、省市發展戰略和産業需求,精準落實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要求,奮力譜寫學院高品質發展新篇章,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蘇旭勇)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