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夢想藍圖不斷變為美好現實

發佈時間:2023-02-03 11:05:13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韓震  |  責任編輯:申罡

習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指出,今天的中國“是夢想接連實現的中國”,強調“我們要一往無前、頑強拼搏,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這一重要論述,給人以闊步新征程、昂首向未來的信心和動力,激勵億萬人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把夢想藍圖不斷變為美好現實。

在奮力拼搏中實現美好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幹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中國人民在新的考驗和挑戰中創造光明未來的時代,也是中國人民拼搏奮鬥創造美好生活的時代。正是無數追夢者的拼搏奮鬥,讓美好夢想不斷變為現實,推動新時代的中國在新征程上不斷奮進。

人類是有夢想的存在,能夠將夢想藍圖通過實踐活動變為現實,不斷推動社會發展進步。2022年是黨和國家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吹響了奮進新征程的時代號角。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對超預期因素衝擊,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邁出堅實步伐。面對世紀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多中國人民眾志成城、上下一心,凝聚起磅薄力量,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面對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我國繼續保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經濟穩健發展。2022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121萬億元,繼2020年、2021年連續突破100萬億元、110萬億元之後,又躍上新的臺階;全年國內生産總值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增速快於多數主要經濟體。面對全球糧食危機,我國糧食生産再奪豐收,糧食産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生産喜獲“十九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了。

2022年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深化之年,我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系列更有力、更精準的舉措陸續出臺,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成效更可持續,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進一步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畫卷正徐徐鋪展。

過去一年,我國採取減稅降費等系列措施為企業紓難解困,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經濟社會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躍升,神舟十三號、十四號、十五號接力騰飛,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我們的“太空之家”遨遊蒼穹,首架C919大飛機正式交付,白鶴灘水電站全面投産。人民軍隊迎來95歲生日,第三艘航母“福建號”下水,廣大官兵在強軍偉業征程上昂揚奮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功舉辦,北京成為全球第一個“雙奧之城”……這一系列夢想的實現,凝結著無數追夢者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歷史發展從不是風平浪靜的,而是充滿曲折和艱辛。新時代的追夢者風雨兼程,克服困難挑戰,迎來雨後彩虹。在億萬新時代追夢者艱苦卓絕的努力下,我們戰勝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美好夢想。我們靠拼搏奮鬥成就了今日之中國,也必將靠拼搏奮鬥創造更加美好的中國。

在偉大夢想精神激勵下實現美好夢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在幾千年曆史長河中,中國人民始終心懷夢想、不懈追求,相信“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偉大夢想精神,不斷激發中國人民接續奮鬥實現美好夢想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創造彪炳史冊的文明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我們這個民族是敢於追夢的民族,也是善於圓夢的民族,始終在探索創新中奮勇前進,在不懈奮鬥中將夢想變為現實。自立者立,自強者強。盤古開天、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愚公移山等古代神話深刻反映了中國人民勇於追求和實現夢想的執著精神,這種精神為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飽受挫折而不斷浴火重生提供了強大內生動力。追夢者不僅要敢於追夢,還要善於不懈努力圓夢。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夫志當存高遠”的勵志之語,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的奮進格言,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通過不懈努力超越現實束縛,在追求萬象更新的夢想中實現人生價值,進而創造了輝煌的中華文明。

偉大民族的偉大夢想在飽經磨難後對美好生活深沉而執著的追求中産生,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指引下不斷凝聚昇華、逐步變為現實。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從那時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産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開始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中華民族開始艱難地但不可逆轉地走向偉大復興。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堅忍不拔,以同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進行了長期奮鬥。正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時代化成果科學指引下,在偉大夢想精神感召和激勵下,一代又一代追夢者奮力拼搏,一個又一個夢想變為美好現實。

實現美好夢想具有堅強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新時代新征程,億萬追夢者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形成了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磅薄力量。

實現夢想具有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制度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實現偉大夢想,離不開科學完善的制度作保障。新時代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制度,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系統性重塑、整體性重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明顯提高。日益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制度體系,為夢想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堅強保障。

實現夢想具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堅實物質基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條件。新時代的中國,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品質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區域重大戰略,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臺階,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我國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當前,我國各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蓬勃興起,沿海地區踴躍創新,中西部地區加快發展,東北振興蓄勢待發,邊疆地區興邊富民。實踐證明,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只要堅定信心、穩中求進,我們就一定能實現既定目標。

實現夢想具有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最為深沉厚重的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需要在物質生産上不斷邁上新的臺階,也需要在精神文化上不斷創造新的輝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在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中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鞏固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中國人民的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鬥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煥發出更為強烈的歷史自覺和主動精神,為實現美好夢想、創造美好生活提供了強大動力。今天的中國夢想接連實現,明天的中國更加燦爛美好。只要億萬追夢者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迎難而上、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夠創造新的更大奇跡,把美好夢想不斷變為現實。

(作者為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分享到: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