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歷史自覺,砥礪復興征程

發佈時間:2022-09-30 09:12:33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董濱宇  |  責任編輯:申罡

敬畏歷史者,歷史厚之;傳承歷史者,歷史饋之。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的重要文章《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中,引用了馬克思的名言,“凡是民族作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們為人類社會而做的事情”。這段話是馬克思在“世界歷史”思想的背景下提出的。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於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不僅彰顯了本民族的文明特質,也為世界文明展現了嶄新形態。

早在170多年前,馬克思就曾斷言“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如今,這一預言正在變為現實。在馬克思看來,世界歷史是人類進入一定發展階段的特定産物。“大工業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於整個世界”。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各個國家、民族日益進入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歷史階段,越來越成為一個榮辱與共的統一體。唯物史觀以辯證思維把握世界歷史,在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民族的個性與文明並不會被輕易地消泯,而是以其優秀的基因融入整個世界歷史進程中。正如列寧所指出的:“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世界歷史前進的動力正是基於這種特殊性與普遍性的辯證統一,人類文明正是以其豐富多彩的樣式為人類社會的整體性進步貢獻著積極力量。

中國共産黨人有著善於學習本國歷史的優良傳統,並自覺地將學習心得運用於革命與建設的實踐中。正如毛澤東所説:“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産。”洞察本國歷史、把握現實國情,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一道路是對“西方中心主義”的揚棄與超越,蘊含了一個不同歷史文化的民族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不懈追求,並以其成功實踐為許多欠發達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

中國共産黨人堅定的道路自信根源於對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為人類社會貢獻了輝煌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中華文明以其雄厚的內在力量與積極的價值理念成為人類文明形態中的重要一極。如“仁者愛人”“求同存異”“愛民厚生”“兼濟天下”“協和萬邦”等思想,都與人類的共同價值追求互相滋養、融會貫通。“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中國傳統文化中一貫有著對多種文明或道路之間辯證關係的精闢見解。越來越多的思想家們正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萃取精華、尋求靈感、建構嶄新的知識體系。

民本思想是中華文明優秀特質中的重要觀念,中國共産黨人自覺將其與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從毛澤東同志的“為人民服務”,到習近平同志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中國共産黨人帶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史就是一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中國共産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産黨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殊階層的利益。中國共産黨的全部努力與奮鬥都是為了中國人民的利益,這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

當前,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正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在回顧歷史中我們日益自覺,在砥礪奮進中我們更加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正本清源、守正創新,紮根中國土壤、盱衡世界格局,結合新時代要求與社會發展理念,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度挖掘,以唯物史觀和辯證思維進行系統轉化,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理論新境界,不斷取得社會主義建設新成就,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擘畫藍圖、培基鑄魂!

不忘初心,方能行穩致遠;不忘本來,方能開闢未來。在中國共産黨的帶領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底蘊正在被源源不斷地開發出來,在人類文明的大家庭中熠熠生輝,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寶貴思想來源。中華文明助推世界歷史進步,中國道路開闢人類發展新篇。始終堅守初心、不忘本來的中國共産黨,正團結帶領人民激蕩豪情壯志、凝聚磅薄力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作者:董濱宇,係中共北京市委黨校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分享到: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