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輕怕重討價還價的幹部不能重用

發佈時間:2022-06-24 10:07:37  |  來源:學習時報  |  作者:馮舟  |  責任編輯:申罡

  “組織上安排年輕幹部去艱苦邊遠地區工作,是信任更是培養,年輕幹部應該以此為榮、爭先恐後,而不是拈輕怕重、挑肥揀瘦、患得患失、討價還價。在黨組織安排的工作面前猶猶豫豫、想這想那,這樣的幹部是不能重用的!到了關鍵時候是要出問題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如此告誡廣大年輕幹部。
  為什麼這樣的幹部不能重用?在黨組織安排的工作面前猶猶豫豫、想這想那,看似只是小毛病、小問題,實則反映幹部在立場、原則和精神上出現了偏差。從根本上説,這樣的幹部在對黨忠誠上是不純粹的、有缺失的。
  對黨忠誠首先要求幹部有堅定的黨性立場。一事當前,是站在黨的立場考慮問題,還是站在個人立場考慮問題,鮮明反映出一個幹部是否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任何與黨討價還價的行為,都與對黨忠誠格格不入。黨的幹部必須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決執行組織決定、服從組織安排,把組織交予的重擔當作黨的信任和培養,以此為榮、爭先恐後,而不是拈輕怕重、患得患失。幹部把個人擺在組織前頭、把享受擺在事業前頭,説這説那、要這要那,往輕了説,是覺悟不高、缺乏奉獻精神,往重了説,則是只講功利不講理想、只講私欲不講信仰,違反了黨的性質宗旨,背離了初心使命。
  對黨忠誠最直接的體現是無條件服從組織安排。長期以來,我們黨有一個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就是黨叫幹啥就幹啥、黨讓去哪就去哪,哪有事業哪就是家,沒有二話、毫無怨言。解放戰爭中,隨著黨中央一聲號令,十多萬幹部離別親人,迎著硝煙,北上、南下、西進,奔赴創建東北根據地、接收廣大新解放區的前沿戰場。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701.3萬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聽從組織號召、服從組織安排,下沉疫情防控第一線,為進行重大鬥爭、完成重大任務作出了突出貢獻。踏上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成千上萬的高素質幹部,需要根據“國之大者”區分地區、行業和崗位特點,對幹部資源進行統一使用、優化配置。如果被抽調的幹部都跟黨講條件、要待遇,或者找藉口、推諉躲避,黨的領導力、戰鬥力就會打折扣,民族復興偉業就可能停滯不前、出現挫折。因此,對組織紀律性不強的幹部,堅決不能重用,這應是一條硬杠杠。
  對黨忠誠最終要落到對黨和人民事業無限熱愛上。毛澤東指出,共産黨就是要奮鬥,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黨的幹部,對黨和人民事業應當全心全意地熱愛。要有這樣一種胸襟和格局——越是艱苦邊遠地區、越是基層一線,越要把它當作經風雨、見世面、大展拳腳、大有作為的好地方。在革命戰爭年代,谷文昌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卓越功勳。隨軍解放福建後,他服從組織安排,留在條件極其艱苦的福建東山縣工作,帶領人民苦幹14年,終於把一個荒島變成了寶島,當地老百姓為紀念他,形成了“先祭谷公,後拜祖宗”的風俗。現在,有的幹部只願意待在“北上廣”,不願意到“紐西蘭”,這種態度就不能説是全心全意熱愛黨和人民的事業,不能説是真正對黨忠誠。這樣的幹部,做官多過做事,自我設計多過服從組織,關鍵時刻往往是靠不住的,當然不能重用。
  黨的幹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幹,是人民的公僕,是執行政治路線的決定因素。我們黨歷來重視選賢任能,對幹部有著高標準和嚴要求。黨的幹部,只有修煉好共産黨人的“心學”,持續擊破“心中賊”,真正做到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始終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才能成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真正扛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分享到: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