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鬥爭精神奮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發佈時間:2020-11-25 09:25:18  |  來源:浙江日報  |  作者:鄭權  |  責任編輯:申罡

作者: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一級巡視員鄭權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指引偉大的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兩個重要發展階段。兩個發展階段各有側重,但在旗幟、方向、精神狀態上卻又一脈相承。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奮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底色


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為一個戰略構想被提出,到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是中國改革開放“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階段性目標。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來實現這一目標,可以説是貫穿也是影響小康社會建設全過程的一個重要問題。正如我們常講的,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目標前進,這幾個問題關係著黨和國家工作全局。回顧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積極奮鬥”“奮發圖強”“銳意改革,努力奮鬥”“開拓進取”“不屈不撓”“勇於開拓”等字眼成為高頻詞彙。我們能夠取得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是中國共産黨秉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不斷克服困難,向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結果。


二、新時代需要發揚鬥爭精神


鬥爭精神是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的一種更為務實的奮進姿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為我國發展明確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重要場合強調鬥爭精神,如在2019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提出要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


鬥爭精神不是一時的激情,而是無産階級政黨一種理性、持續的選擇。從理論上講,鬥爭精神來源於無産階級政黨實現全人類解放的遠大理想。政黨是階級鬥爭的産物。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無産階級政黨推動社會制度根本變革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學説是為揭露資本主義社會剝削實質,進而指導無産階級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而創立的。作為無産階級的領導力量、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共産黨“不是爭論俱樂部,而是戰鬥的無産階級的組織”,是以爭取、維護無産階級利益,以實現共産主義為最終目標的政治組織。所以,革命精神、鬥爭精神是無産階級政黨對馬克思主義革命觀的深刻認知和踐行。鬥爭精神不僅是中國共産黨也是所有無産階級政黨都應具備的一種革命特質,作為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決定了無産階級政黨必須具備鬥爭精神。


在實踐中,鬥爭精神表現為一種通過不斷變革去推動社會發展的工作作風和精神狀態。面對困難和矛盾,鬥爭精神的可貴之處在於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力量。中國共産黨在其發展實踐中始終秉持越困難越有勁,越困難越頑強鬥爭的戰略選擇。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困難,鄧小平同志指出:“困難一定要克服,共産黨員的特點是越困難越有勁、越團結。”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對黨員幹部提出,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中國革命的勝利、建設的成就、中國共産黨成為當今世界上第一大政黨,都離不開頑強的鬥爭精神。


在取得巨大成就、走向新的成功時,鬥爭精神就是一種清醒和可貴的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雖然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我們依然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明確指出:“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説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複雜,應該説,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越是在取得巨大成功和成績時,中國共産黨就愈加強調黨的建設的戰鬥性,愈加強調對黨員的約束和鞭策。這是中國共産黨的獨特經驗。


在機遇和風險並存的環境中,奮鬥是一種積極選擇。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是保守還是進取,是求穩還是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振聾發聵地指出,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讚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鬥志,逐漸陷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態,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作為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所以,黨的十九大以來尤其是今年以來,中國共産黨主動求變,應對不確定性風險的挑戰,在開創新局中,破繭化蝶,贏得主動。在這一過程中,發揚鬥爭精神仍然是抓住機遇、推動事業前進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鬥爭精神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強大支撐


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更加需要勇於突破、敢於變革的鬥爭精神。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強調,在“十三五”的實踐中,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進一步彰顯,新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廣大黨員幹部政治品質和鬥爭精神鬥爭本領得到錘鍊,全國各族人民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政治保證和強大奮進力量。《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又提出,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認識和把握髮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這就對未來5年乃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指明瞭方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對於一個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中大國而言,更是必需的凝聚和支撐力量。


世界歷史發展的實踐一再證明,從發展中國家向現代化國家邁進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我國作為一個超大人口和規模、區域差別明顯、發展不平衡的大國,這種躍升所面臨的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困難和風險,不僅複雜嚴峻而且前所未有。中國共産黨不忘初心,“不以事艱而不為,不以任重而畏縮”,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鬥,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標越是需要精神的激勵和引領,只有在新征程的奮進中不斷發揚勇於突破、敢於變革的鬥爭精神,才能成就一個更加強大的政黨,一個更加強大的國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