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領導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根本保證

發佈時間:2020-10-28 16:55:53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邢文利 裴麗梅  |  責任編輯:申罡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現在,脫貧攻堅到了最後階段,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實現全面勝利,我們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決不能鬆勁懈怠。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為進一步加強黨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領導提供了遵循,為各級黨委和政府奮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指明瞭方向。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擺脫貧困、全面小康,是我們黨念茲在茲、須臾不忘的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全國範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的目標任務,並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我國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


(一)


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建立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這是我國消除貧困的重要經驗。其中,有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精準識別、精準脫貧的工作體系,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政策體系,保障資金、強化人力的投入體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幫扶體系,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社會動員體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體系,這些都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在黨的領導下,貧困地區的內生發展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通過産業扶貧,貧困地區特色優勢産業和電商等新業態快速發展;通過生態扶貧,貧困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實現了生態保護和脫貧致富的“雙贏”;通過加強公共服務建設,貧困地區的基礎條件和整體面貌大幅提升。與此同時,貧困地區的基層治理能力顯著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增強,一大批扶貧幹部與當地幹部群眾並肩戰鬥,充分彰顯了共産黨人的擔當與情懷。


在黨的領導下,全社會形成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為了高品質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黨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同時以強大的動員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統籌各方力量,凝聚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有力推動了貧困村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同時,建立健全脫貧長效機制,構建起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


(二)


當前,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成效巨大,但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同樣巨大,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依然不少。剩餘脫貧攻堅任務還很艱巨,深度貧困地區還有不少未脫貧人口,這些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鞏固脫貧成果的難度還很大,已脫貧人口中有近200萬人存在返貧風險,邊緣人口中還有近300萬存在致貧風險;部分貧困群眾依然存在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等情況,減貧事業依然任重道遠。脫貧攻堅工作艱苦卓絕,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貧困群眾外出務工、扶貧産品銷售、扶貧産業發展、幫扶工作開展等,都面臨很大挑戰。


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越到最後越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堅持發揮我們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現實地看,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任務量大、涉及面廣、系統性強,各項工作任務更重、要求更高,這對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幹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一定要履職盡責、不辱使命。


一是強化主體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特別是貧困縣黨委和政府對脫貧攻堅負主體責任,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要親自上陣督戰,協調落實各項部署,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二是健全落實工作機制。要把發揮部門職能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構建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要加強基層扶貧隊伍建設,加大對扶貧工作的支援力度,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讓基層扶貧幹部心無旁騖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中;要加強脫貧攻堅幹部培訓,確保新選派的駐村幹部和新上任的鄉村幹部全部輪訓一遍。


三是完善考核評價制度。不斷健全考核評價、獎勵懲處等制度,做到陽光扶貧、廉潔扶貧,切實提高扶貧品質。要繼續圍繞明確責任、監督落實、嚴肅考核、督查獎懲等,形成制度鏈條。通過完善一系列考核評價制度,查看幫扶是否精準、退出是否精準,有什麼先進的經驗,有什麼突出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找到應對之策,確保減貧的成效真實可信,經得起歷史檢驗。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大連海事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邢文利、裴麗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