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新走向

發佈時間:2018-02-11 07:17:01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周小毛  |  責任編輯:申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也對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在文化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文化需求,指的是消費者在消費物品與勞務的過程中對精神滿足的一種渴求。隨著生産力水準的不斷提高和物質財富的日益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相應地會有量的擴大與質的提升,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也會産生新的期盼。要更好滿足人民在文化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首先應當了解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走向趨勢。具體分析,有以下幾個方面:


文化需求走向個性化。作為消費主體的人,其精神世界是千差萬別、極富個性的,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必然打上個體的烙印。每一個消費主體的愛好、興趣、人生經歷、生活背景、知識結構等因子都會影響人的精神需求與文化消費,使文化需要多元多樣。過去,由於一些文化産品的生産是流水線作業,導致了文化産品的同質化現象,其內容、結構、樣式幾乎雷同。儘管文化産品品種的豐富性在擴大,但往往是特色、個性淹沒在共性之中,約束了消費者的需求彈性。當多元的文化需要只能以比較雷同的文化産品來滿足時,這種滿足就是不充分、不徹底的,必然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也無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只有人民群眾個性化的文化需求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産品得到充分滿足時,才能真正過上美好生活。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使高科技的發展與普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生産力水準,而且很大程度地改變了原來的生産方式,小規模、個性化、智慧型、訂單式的生産方式將生産出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産品供消費者選擇,甚至可以量身定制,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元的消費需求,人民群眾個性化的文化需要將得到張揚和發展,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與走向。


文化需求走向均衡化。受資源稟賦、經濟水準、交通條件、社會分工等因素的影響,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産生了城鄉、區域、行業等之間的差異,文化的交流與傳播也存在較大的障礙。所以,城鄉、不同區域、不同行業等之間文化需要的差異性顯而易見,呈現出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通俗與高雅的複雜情形。在一定程度上,文化消費也成為區分城鄉、區域的標誌與符號。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進程中,相關政策措施支撐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均衡化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城鄉、區域的差距將逐步縮小,文化也將進一步與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相對接,融入到人民的美好生活之中,促使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朝著均衡化的方向發展。


文化需求走向國際化。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很好地保護維持、發揚光大。當然,文化又必須交流、互鑒、包容,以開放的姿態海納百川才能更加強大。在全球化進程中,隨著國際交流的擴大、網際網路的發展,文化消費的地域概念與邊界壁壘可能被進一步打破,世界文化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將實現進一步的對接,人民群眾文化需要的全球化、國際化態勢也將進一步呈現出來。


此外還要看到,一方面,文化産品生産的主體多種多樣;另一方面,文化消費屬於個體行為。因此,無論是文化的供給還是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都可能存在零散甚至無序的狀態。由於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具有自發性、隨意性,而文化供給又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碎片化特點比較突出,這顯然與美好生活的需要不相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就要不斷地改革文化的供給側結構,讓文化産品供給方最大限度地生産出量多質優、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産品。為此,要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部署和要求,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培育新型文化業態等,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同時,還要引領文化消費者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不斷提升文化消費的品位和檔次。隨著文化消費層次和水準的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也會進一步升級。


(作者係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社科院基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