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成功之路

發佈時間:2018-01-19 09:09:03  |  來源:求是  |  作者:秦剛  |  責任編輯:申罡

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唯一齣路,現代化是中國人民始終不渝的追求。歷史的出路與人民的追求集中在一點,就是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結合。經過長期努力,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礎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義作為當代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成功之路,已不僅是一個情感認同或價值判斷,而是一個被社會實踐充分證明的歷史必然。


一、社會主義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社會主義與現代化都是世界性的歷史進程,也都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現代化發端于西方國家,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通過發展資本主義實現現代化,被視為一種必然途徑。中國選擇了通過社會主義實現現代化,這是一條不同於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道路。


中國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可能通過資本主義走向現代化。鴉片戰爭前,中國已經産生了資本主義萌芽,也有了一定的現代性因素,但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啟動現代化的程度。西方列強的入侵把中國捲入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加速了資本主義因素的增長。但西方列強的入侵並不是要促進中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更不是要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而是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面對國家的內憂外患,一些先進人士和社會力量仿傚西方國家進行了各式各樣的現代化嘗試。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蘊含著強烈的現代化精神,結束了封建帝制,打開了社會進步潮流的閘門。但後來的國民黨,不僅沒有走出一條使中國擺脫積貧積弱的發展道路,還把中國的資本主義推向了官僚資本主義,從根本上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


當中國社會發展陷入困境時,社會主義在俄國的勝利使苦苦探索中國出路的先進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從而認定“中國的出路只能是社會主義”。新中國的誕生尤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開闢一條現代化新路奠定了基礎。毛澤東同志曾明確指出:“關於中國的前途,就是搞社會主義”;中國共産黨要完成的一個歷史任務,就是要“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産黨在20世紀60年代明確提出了現代化的奮鬥目標和戰略構想。在此後的長期探索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目標,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屬性,始終被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所堅守,並成為黨和人民的堅定信念和意志。經過艱苦努力,中國通過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基礎,也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中國共産黨更加強調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有機統一。鄧小平同志指出,只有“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才能更有效地鞏固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新道路,也是一條實現中國現代化的新道路。這條道路的顯著特點就是社會主義與現代化的結合,其關鍵點也都是緊緊圍繞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展開的。黨的十九大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作出新的戰略安排,即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更加明確、更加清晰。


二、開闢實現現代化的嶄新道路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大國實現現代化,需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就必然要求有一個堅強領導核心來引領前進方向、凝聚磅薄偉力。在當今中國,沒有大於中國共産黨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麼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産黨領導。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才能有效避免政治上的無序和內耗,保持政治穩定性、政策連續性、決策高效性和強大執行力,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社會主義是以人民為主體、為人民謀利益的事業,它的動力來自人民,基礎也在人民之中。因此,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現代化,就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就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順應人民的願望和要求,使人民更充分地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


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物質生産是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生産力。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産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並且在發展生産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因此,我們要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全面深化改革,著力破除阻礙生産力發展的一切束縛,推動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斷發展壯大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


推進社會全面發展和進步。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的事業,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的全面性要求,反映在現代化進程上,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協調推進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正是依據這樣的發展要求,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逐步形成了“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確立了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奮鬥目標。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定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強盛、中國美麗,已成為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大思路、大格局。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社會公正是人們對理想社會的價值追求。社會主義之所以有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就是因為它要建立一個體現公平正義的社會制度。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也必然是貫穿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價值追求。在當代中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就是要在現代化進程中逐步建立起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每一個國民,使每個社會成員都能享有平等的生存和發展權利,有實現個人理想的機會,有表達利益訴求的合法途徑。


走合作共贏的和平發展道路。倡導合作共贏,推進和平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價值取向。這樣的要求和取向決定了中國既不會奉行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老一套邏輯,更不會採取爾虞我詐、以鄰為壑的老一套辦法,而是同世界各國在競爭中開展合作,在合作中實現共贏。堅持走合作共贏的和平發展道路,既體現了對當今世界多樣性的尊重,也體現了對世界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尊重。從世界歷史的視野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一條實現現代化的新道路,彰顯著和平發展的鮮明特質。


歸根到底,我們要實現的現代化,不是資本主義的那種貧富兩極分化的現代化,而是沿著社會主義道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共建共用,通過辛勤勞動、互助合作提高生活水準和文明程度。


三、中國現代化道路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超越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説,現代化都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也都是必須經過的歷史過程。但是,現代化並沒有固定途徑或標準模式,不同的國家必然會有不同的現代化道路。中國共産黨堅持用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在許多方面突破了西方現代化道路固有的矛盾弊端和制度局限性,超越了西方的現代化模式。


中國堅持以社會主義方式實現現代化,消除了西方國家現代化過程中産生的內外對抗性,即社會內部出現的階級對立和階級剝削,國家外部衍生的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道路,始終是一條由資本主義主導的發展道路。生産資料的私人佔有及雇傭勞動制度,必然要産生資本與勞動的對立,因而産生資産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對立。由於有這種對立的存在,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始終伴隨著難以克服的社會矛盾及持續不斷的社會衝突。與此同時,資本主義的向外拓展主要是借助戰爭掠奪和殖民擴張的方式實現的,這就必然要給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打上擴張和掠奪的印記。這種侵略性擴張和掠奪,給許多國家造成了無盡的災難和痛苦,也導致世界性或地區性的衝突和動蕩不斷出現。


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社會內部雖然有各種矛盾存在,但絕大多數是非對抗性的。中國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把社會整體利益置於首位,通過完善社會制度來調節社會利益矛盾,通過推進民主法治建設來化解和處理社會問題,這就使現代化進程有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環境。在中國面向世界發展的過程中,儘管與其他國家也會存在利益上的衝突,但始終堅持求同存異,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共贏取代獨佔,避免相互衝突和對抗,這就使中國的發展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因此,中國現在不會、將來也永遠不會像西方國家那樣製造出一套把階級剝削合理化、把對外擴張正當化的理論,而是在總結歷史教訓的基礎上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並努力以自身的發展促進和帶動世界的發展與繁榮。這是中國的現代化軌跡,也是中國給世界現代化樹立的新典範。


中國現代化道路,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道路。這條道路不僅實現了對資本主義道路的超越,打破了發展中國家對西方現代化的路徑依賴,也破除了那種“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現代化就是資本主義化”的偏見。正是因為有了對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守,中國才能在避免社會動蕩和兩極分化的前提下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才能使現代化建設的成果更多惠及全體人民。正是因為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追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目標,中國現代化建設才能不斷激發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不斷增強人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中國現代化建設及其所取得的成就,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尊嚴和自信,為中國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秦 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