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具有獨特優勢

發佈時間: 2017-11-27 07:17:18  |  來源: 光明網  |  作者: 朱煜  |  責任編輯: 申罡

作者: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朱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可以説,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是黨的十九大後我國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平臺。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簡稱“前海”),既是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保稅港區的疊加區域,又是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這片“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地區,探索建設高水準自由貿易港具有獨特優勢。

前海具備港城融合的經驗借鑒優勢。前海的發展願景是成為一個現代服務業高度集聚、高樓林立的中央商務區,可以説是“第二個香港中環”。自由貿易港相較于自由貿易港區,一字之差,內涵更加豐富。如果説,目前正在醞釀的自由貿易港區還是在現有自貿試驗區範圍內尋找一個物理圍網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基礎上進行建設,自由貿易港則是強調港口城市的概念,擁有港口、商業區、居民社區和機場,港口與市區融為一體,現代服務業高度發達,生活配套相對完善,人才和産業形成集聚效應。深圳經濟特區的分線管理經驗豐富,深圳以前的“關內”區域就是一座崛起的海濱城市。而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目前積極探索“前港中區後城”的自貿區建設模式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因此,港城融合應該是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突出“前海特色”的一種選擇。

前海具備金融開放創新的政策優勢。從國際經驗看,離岸貿易是自由貿易港的關鍵産業。這種貿易業態對金融開放度要求很高,尤其涉及跨境結算、資金融通和利潤轉移等相關業務的資本流動需要更加便利、自由。可以説,自由貿易港的投資貿易活躍程度與金融開放度息息相關。國家賦予前海“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2013年1月在全國破冰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經過兩年多的自貿制度試驗,前海已經實現了跨境雙向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本外幣資金池、跨境雙向股權投資、跨境資産轉讓等雙向開放功能,金融、類金融企業5萬多家在前海集聚,跨境金融是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制度創新的靚麗名片。前海應發揮臨近一水之隔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背靠科技産業創新中心和創投風投集聚地——深圳的區位優勢,借助離岸賬戶體系的載體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功能和探索構建資本流動“分線監控”體系,發展成為聯繫國內與國際資金流的“跨境金融中心”式自由貿易港。

前海具備吸引高端要素的體制機制優勢。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前海區域治理模式創新、中央與地方政策協調層級少、國家賦予前海的企業/個人所得稅政策優勢。首先,前海管理局是我國內地首個成立的法定機構,是區域治理模式創新的重要舉措。深圳市人大對前海法定機構進行制度設計,規定由法定機構負責前海經濟、社會和環境事務的管理,市政府各有關部門非經市政府授權,不得在前海行使職權,這為擴大前海改革自主權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中央駐深機構,如“一行四局”、海關、檢驗檢疫、海事等部門都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這有利於一些關於金融、貿易等涉及中央事權領域的改革倡議能夠經過較少的協調成本在前海率先落地,有助於前海將我國自由貿易協定的高標準條款與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任務結合試驗。再次,國家批復前海的22條政策中就包括對前海特定産業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境內外個人所得稅負差額給予補貼,這種補貼不再徵稅。這個優惠政策提升了前海整體稅制的國際競爭力,對吸引企業總部入駐,進而産生集聚企業高級管理人才、企業總部資金池,帶來更多當地稅收和消費等連鎖效應非常有利。最後,前海管理局實施企業化管理,也能提供較靈活的薪資待遇招攬高素質專業人才。這些體制機制優勢是前海打造高水準自由貿易港的優勢資源。

另外,前海背靠珠三角強大的製造業集群,可利用自由貿易港所具有的保稅、免稅政策,對離岸服務外包、高端製造實施全産業鏈保稅監管,吸引珠三角高新技術企業將研發設計、封裝測試等高附加值環節放在前海,使之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資源配置中心式的自由貿易港。

相較于區域範圍和港航流量,前海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的“軟實力”優勢更加明顯。站在前海的角度,前海所關注的不局限在集裝箱吞吐量、班輪航線的多寡,而在於做好“深港合作”乃至“深度融合”的特色,將航運、投資、貿易、金融、仲裁、科創等人流、資金流、資訊流引入前海,一個燈火輝煌、配套服務完善的濱海新城足以支撐全球高端資源在此匯聚。港城融合、跨境金融中心、自主開放與協定開放結合、全球資源配置中心將是前海探索自由貿易港的路徑選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