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大眾文化須堅持正確價值導向

發佈時間: 2017-08-10 09:58:44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張妍  |  責任編輯: 申罡

當代中國大眾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連接著生産和消費,影響著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其價值導向理應與社會主義價值立場一致。但要看到,當代中國大眾文化既受到一些傳統文化糟粕的影響,又面臨西方價值觀的滲透,存在不同價值觀的博弈。因此,發展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必須堅持正確的價值準則、價值原則和價值立場。

堅持社會效益優先的價值準則。習近平同志指出:“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許多文化産品要通過市場實現價值,當然不能完全不考慮經濟效益。然而,同社會效益相比,經濟效益是第二位的,當兩個效益、兩種價值發生矛盾時,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大眾文化建設不僅要滿足人們的感官享受、休閒娛樂、流行消費,更要注重人文精神建構,發揮教育引導功能。經濟效益是大眾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基礎,但大眾文化建設如果走上經濟效益至上的歧路,就會導致整個社會的人文精神危機。當代中國大眾文化應當堅守自身的審美理想,不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淪為市場的奴隸。繁榮發展中國大眾文化,不能套用西方人的情趣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不能把文化作品簡單等同於普通商品。要自覺抵制那些粗糙、低俗的大眾文化産品,使大眾文化真正成為人民群眾休閒娛樂、陶冶性情的文化類型。

堅持人民主體的價值原則。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自覺在人民生活中汲取題材、主題、情節、語言和詩情畫意,用人民創造歷史的奮發精神哺育自己,是繁榮發展中國大眾文化的根本途徑。每當重大歷史關頭,文化都能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時代之先聲,為廣大人民、為偉大祖國、為中華民族鼓與呼。人民是大眾文化的生産主體、創造主體,人民生活是大眾文化創作的富礦。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創作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真實反映大眾的實際生活。列寧説過:“藝術是屬於人民的。它必須在廣大勞動群眾的底層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須為這些群眾所了解和愛好。它必須結合這些群眾的感情、思想和意志,並提高他們。它必須在群眾中間喚起藝術家,並使他們得到發展。”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人民是大眾文化的消費主體、評價主體,人民的喜好是評價大眾文化的根本標準。當代中國大眾文化應當充分體現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大眾文化既要有市場更要有格調,既要叫好又要叫座。無論是片面追求市場效應、忽視文化的品位與格調,還是片面追求文化品位、“不食人間煙火”,都是有失偏頗的。

堅持社會主義的價值立場。當代中國大眾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文化傳播與精神引領的社會功能。當代中國大眾文化作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必須凸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和社會主義信念的崇高性;作為大眾啟蒙的精神媒介,理應塑造理性、平和、高尚的文化境界;作為連接生産和消費的特殊紐帶,必然主導物質文化追求。繁榮發展當代中國大眾文化,應立足社會主義的原則立場,賦予社會主義的價值追求,承載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努力夯實文化自信的大眾心理基礎。

(作者為哈爾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10日 07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