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菲 梁麗芝:崇尚美德者比崇尚物質者更幸福

發佈時間: 2017-03-27 15:50:21  |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  作者: 易菲 梁麗芝  |  責任編輯: 蔣新宇

美德是被人們認可的美好高尚的道德行為,幸福是人們所追求的快樂充實的生活狀態。美德能給人們帶來幸福,這一美德幸福觀在中西方思想文化中源遠流長。無論是中國《尚書》五福中的“攸好德”,還是西方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提出的“幸福就是至善”,均認為美德本身就是一種幸福。今天這一幸福觀不再囿于哲學的思辨或世俗直觀膚淺的解讀,現代幸福學與積極心理學的實驗結果揭示出這一古老命題具有科學性,即美德蘊育幸福。

社會比較與情感適應使得崇尚物質者幸福感較低

幸福學的早期研究關注物質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研究發現,在個體收入水準較低時,收入增長能夠帶來幸福感的大幅提升,但當收入超過一定範圍時,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就會減弱甚至完全消失。雖然對於低收入人群來説,增加收入對提高幸福感非常重要,但過於重視對物質財富的追求卻往往不能帶來幸福感。由此,美德與幸福的相關性開始進入心理學視野。

為了有效測定個人身上的美德與積極性格,彼得森和塞利格曼對40多個國家不同年齡和宗教信仰的人群樣本進行研究,發現儘管不同文化對美德的認定不盡相同,但如果從本質屬性的角度重新審視,它們實質上“貌離神合”,其中六項核心美德:睿智、勇氣、仁愛、公正、節制與超脫和幸福感顯著正相關,而對青少年的實驗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結果。干預研究的結果同樣表明,樂觀、善良與感恩等美德的積極干預能顯著增加被試的幸福感。

社會比較與情感適應是解釋上述結果的核心要素。幸福感是人們對於生活狀態的正向情感認知評價。人們並不是簡單地從生活的一些重要方面抽取資訊來進行幸福判斷,而是將這些資訊與一些重要的標準進行比較。比如與他人相比,自己的境遇如何、生活是否有意義、事業是否成功等。同時,生理上的適應性調節以及大腦對於外部資訊的模組化記憶降低了處理同種外部資訊所需的大腦喚起水準,形成情感適應,進而對幸福感産生影響。

由於社會比較與情感適應的存在,物質財富的增長帶給人們的快樂通常只是短暫的。相對於自己原有的財富水準,人們更傾向於將他人的財富作為參照值進行比較。如果參照水準更高,則産生心理落差,如果自己的財富水準更高,快樂感隨著情感適應逐漸消失,人們進而會對這一財富增長尋找合理化解釋,這將提升他對未來財富的期望,幸福感又回到原來的水準,如同一個“幸福踏水車”,上升之後又回到原點。

幸福不僅指物質生活享受帶來的愉悅,而且還包括達成人生目標時的欣慰和洞悉世界本原時的欣喜。崇尚美德與踐行美德者雖然也會由於對物質享受的情感適應而降低幸福感,但因為不倚重外在目標,社會比較産生的消極影響很小。他們看重自我價值發揮與實現生命意義,不會局限于物質享受,能夠從自我成長中獲取快樂。同時,情感層面的積極特質能夠催生個體的應激適應能力與自我保護機制,比如勇氣、樂觀等特質使個體在面對生活壓力事件時能夠較好地進行心理調節,對激發與維持較高的幸福感構成了一種重要的心理保障。 另一個重要因素來自情感交互。個體總是在與外部環境的交互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瑞金斯等人的研究表明,物質主義者對家庭成員和朋友會表現出更多的不滿,具有強烈的佔有欲,容易嫉妒他人。物質主義者以自我為中心,在人際交往中帶有明顯的功利性,所獲得的社會支援相對缺乏,體驗到的消極情緒更多。過分注重物質的人同時也更為自戀,更喜歡與他人比較,更不具有同情心,更有可能與他人發生矛盾衝突,由此降低自身和社會整體的幸福感。

相反,美德更多以個人本身的行為特性定義,較少涉及社會比較。比如,看一個人是否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往往是看其是否總是努力尋找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繫,是否總是提出各種問題並主動探索解決辦法等。一個人具備某種美德並不會造成他人的心理落差,因而也不易引發諸如嫉妒、自卑、受挫以及壓抑等負向情緒。一個人的積極性格往往具有正向感染作用,帶給他人以心靈的正能量而獲得更多的正向情感反饋。

崇尚美德者更加關注內在目標

幸福感不僅來自個體對所處狀態的情感體驗與認知評價,而且來自這一狀態的形成過程。研究發現,那些經常全情投入某項事業或活動的人在回想自己生活的時候往往比他人感到更加幸福。這種忘我的過程體驗叫做“流”,這時人們完全投入到所從事的活動中去,以至於除了活動本身,沒有其他東西更為重要,同時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判斷自己當時是否幸福。只是當流體驗結束,回想之時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是多麼幸福。這種體驗如此吸引人,以至於人們願意付出昂貴的代價來經歷,而非追求它所可能帶來的某種良性後果。

從過程維度看,由於所追求的人生目標不同,物質主義者與崇尚美德者的幸福感迥異。物質主義者關注金錢、地位等外在目標,幸福感更依賴於外在物質的多少,只有當自己享有了外在財富才能給予自己積極的評價。他們在工作過程中的自主性、勝任感與歸屬感較低,無法獲得快樂的流體驗。崇尚美德者關注內在目標,注重內在的自我成長和自我實現,能夠伴隨流體驗活動的進行而獲得持久的正向情感體驗。人們很少會因為能夠盡情享樂而感到驕傲,但會因為能夠成為技藝高超的外科醫生、藝術家、科學家而感到無比自豪。

幸福學的研究並不否定外部回報對於幸福的作用。對於崇尚美德者而言,在流體驗中雖然未追求薪酬、名望等外在目標,但流體驗本身卻有利於帶來更好的物質回報。弗雷德里克森在總結了眾多相關研究結果之後得出結論:在流體驗中的正向情感可以增加人們的生理資源、智力資源和社交資源,進而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挑戰。換言之,正向情感可以讓人們變得更加健康智慧、更有人緣、更具創新力,這無疑會增大人們收穫事業成功的可能性,能讓人更有可能實現自我,賦予人生價值和意義。

研究表明,幸福或者快樂也能使人更加具有美德、更為利他,這使得美德和幸福的關係變成一個良性迴圈的圈。雖然不能排除遺傳因素對於美德形成的影響,美德與積極性格卻是完全可以後天習得的,這使得積極心理學成為一門具有較高社會價值的學科,其研究結果具有現實意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