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英中國> 頭條新聞

張志洲:珍惜中國文化“世俗”特性

發佈時間: 2015-01-30 10:43:31  |  來源: 環球時報  |  作者: 張志洲  |  責任編輯: 毅鷗

張志洲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不久前發生的法國《查理週刊》事件,歸根結底是一起因宗教問題引發的衝突。當今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是宗教性國家,循著中國周邊外交的視野觀察,可以發現中國周邊也是世界各主要宗教密集分佈的“宗教周邊”。而中國,則是唯一具有“世俗文化”主體特性的地區大國與世界性大國。

雖然中國也有豐富多彩的宗教類型,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在中國都有不少信仰者,但中國的主體文化仍然具有鮮明的世俗特性,在傳統上是以儒家為代表的世俗文化,在現當代則以馬克思的唯物主義為國家意識形態。事實上,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能在現當代中國紮根,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中國深厚的世俗文化傳統。

以儒家倫理為核心的中國世俗文化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講和諧、中庸和關係的協調,反對極端主義,因而有著極高的包容性品質。假設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在歷史上也像基督教文明或伊斯蘭文明一樣形成了一神教文化,那就既不可能包容外來的佛教,也不可能保持和發展內部的世俗文化多樣性。

中華文明能夠“多元一體”,恰是在於其雍容大度的世俗性,而非偏執一端的宗教性。與西方和中東的一神教國家相比,中國的傳統是世俗文化主導宗教,而非宗教主導世俗生活,因此極少發生宗教衝突。正因如此,中國在數千年曆史中都是一個沒有“宗教負擔”的國家,即使有宗教性矛盾産生,也都基於主體世俗文化的倫理而得以協調和解決。在“天道遠,人道邇”的觀念傳統之下,中國的主體文化中對世俗幸福生活的嚮往恰是內部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同時對於人格完善有著極高的要求。在對外關係中,古代中國的政策是“綏四方”或“協和萬邦”,現在的中國外交也可謂是一脈相承。實際上,這只有基於“世俗文化”的特性才能做到,而一種宗教文化則很難對其他宗教文化具有“協和”能力。這些都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世俗精神”。

離開“世俗文化”特性便難以理解中國文化與中華文明的生動偉大。然而,自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的世俗特性也常成為一些人激烈批判的對象,甚至視之如癰疽,棄之如敝屣。近現代的一些知識分子面對不斷被動挨打與積貧積弱的國家現實,對傳統文化説過一些激進的言辭情有可原,但如今一些知識精英仍然將當下中國社會的“物欲橫流”歸結為世俗文化傳統,而非轉型階段法治與社會制度的不完善,便顯得遲鈍了。

有人抱怨中國文化沒有經歷過歐洲式的文藝復興運動和啟蒙運動的洗禮,有人更進一步試圖用基督教來改造中國的世俗文化特性,這無異於“拆了故宮建白宮”,在文化上瞎折騰。在世界“宗教衝突”的漫長歷史又增加了法國《查理週刊》事件的今天,我們理應看到,事件的文化原由在於該刊既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際倫理,也不知道對他人的宗教神“敬而遠之”的處事哲學,還在於法國的文化模式達不到“多元一體”的中國文化境界。回過頭來,還是好好珍惜中國文化的世俗特性吧。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

本站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觀點中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