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英中國> 頭條新聞

趙繼:大學發展別“偏科”

發佈時間: 2015-01-28 10:52:26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趙 繼  |  責任編輯: 毅鷗

近年來,大學及其學科發展績效的評價體系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是由湯森路透集團推出的分析型數據庫),在基礎(應用基礎)學科的發展上起到了積極的激勵作用,但擴大ESI評價的作用,特別是將ESI學科作為評價大學發展水準的主要依據,則有較大局限性。

從ESI本身來説,其學科劃分存在著明顯的不平衡。根據湯森路透去年11月發佈的數據顯示,在ESI的22個學科中,臨床醫學進入全球前50%的期刊多達1061種,而空間科學僅有41種;根據進入全球前1%的機構測算,臨床醫學共涉及了全球約34萬所機構,而空間科學僅有約1.4萬所機構,但在具體考量ESI學科時,空間科學卻和臨床醫學並無二致。

ESI數據統計以10年數據滾動大樣本為基礎,以論文被引用次數作為排序標準,但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結構的失衡,存在質與量的博弈問題。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某研究機構有1000篇論文各被引用1次,另一家機構有一篇論文被引用999次,但按現行的ESI對研究機構影響力的排序規則,前者的影響力卻大於後者。

此外,ESI學科數量並不能完全反映一所大學真正的學科結構和對社會做出貢獻的能力。對大學的發展而言,在服務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本應各展所長,但由於ESI對於基礎(應用基礎)學科的“偏愛”,導致工科和行業特色型高校,以及部分以人文學科見長的高校很“受傷”。

再者,從擴大與落實大學辦學自主權的角度看,須審慎使用ESI學科評價。大學既要面向國際學科前沿,也要立足我國發展實際,既要考慮基礎(應用基礎)學科對學術發展的貢獻,也要考慮應用類學科和人文學科對國家需求、區域發展和行業引領的貢獻;從推動大學辦出特色而言,則更須謹慎,過於看重ESI學科評價的作用,會促使大學追求學科專業的“大而全”和學科設置的“功利化”,容易導致“千校一面”和國家層面的學科結構失衡。

綜上所述,在肯定ESI積極作用的同時,對其也要有合理評估,不能“唯ESI論”。否則,勢必影響我國對大學生素質的培養和大學的多樣化發展。建立既遵循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又符合我國國情的評價評估體系,很有必要。

本站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觀點中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