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了多年的高歌猛進,中國經濟進入了趨勢性的新增長態勢。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時強調,要真槍真刀推進改革,為今後幾年改革開好頭。
國家統計局20日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經濟增長7.4%,基本實現了既定預期。理性看待這一增速,雖然新常態背景下經濟下行壓力確實存在,但也讓人看到中國經濟在深化改革、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新風景。
在近日召開的以“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中國”為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2014年會上,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卓元就新常態談了三點看法:
第一點看法,對新常態的表述比一年多前經常用的三期疊加的表述更為準確。中國經濟建造現在用新常態表述,過去中國經濟進入三期疊加,叫增長換檔期、經濟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2014年11月9日,習總書記在亞太金融組織工商協會上所説的新常態,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需求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三是産業消費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差距逐步縮小,低迷收入逐步上升。第三個要求要素驅動中的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新常態將給中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這就是總書記對新常態的三個特點的概括。這三點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第三點。這表明中國的生産方式發生了轉變,這一點是具有實際意義的,而三期疊加沒有這個意義。中國經濟如果能夠堅持這三個特點就必然會有轉變。
三期疊加中,第三點就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和經濟轉化發展期相比層次相差很多。在經濟下行的時候總是不斷有人主張走老路——爭取短期GDP增速高一點,以至於很可能今年的貸款要超過2009年,以至於有時候不是在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帶來的負面效益,而是在加重這種負面效益,使産能過剩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地方債務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我們要直面這幾年經濟減速的問題,這幾年增速下滑除了爆發國際金融危機出口市場大幅降速以外,很重要的是前三年以來連續五年的GDP增速超過10%,産能過剩行業很多,居民收入佔GDP比例過低,收入差距過大。這樣使得不可持續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因此經濟增速的回調是必然的,回調是為了恢復經濟的平衡,實現再平衡,使經濟可持續發展。
我認為,中國經濟增速不超過9%比較適合,長期超過9%以及連續兩位數的增長,比如2003和2007年這兩年,會造成重大的比例失衡,是不可持續的。如果現在經濟稍微慢一點,騰出一部分人力、物力轉經濟增長,當前的經濟增速下行壓力會低一些。
我們現在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是前幾年負重過高帶來的代價,現在看來如果我們能夠嚴格按照總書記新常態的三個特點辦事,是能夠實現穩步增長的。特別是第三個特點,這是新常態需要主要解決的問題,是增長方式、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轉型的問題。
第二點看法,要更加注重新世紀創新驅動的發展。在新常態下實現穩增長,關鍵在於經濟發展和和經濟結構方式的轉變,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按照經濟學原理,投資增速逐步放緩和效率有所下降,再加上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就要靠要素生産的全面提高來促進和增加,所以今後要更加注重創新驅動發展,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強化創新驅動,包括要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增加研發投入。
現在美國已經把研發投入算到GDP裏,2013年,我們國家的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首次突破2%,今後還要進一步提高。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提出了支援科技進步應該被列為投入資本的建議,國有企業資本實力雄厚,應該起帶頭作用,改變過去在這方面投入不夠的狀態。在發展高新産業的同時,要對傳統産業加以改造,加快促進産業發展,促進向中高端産業延伸。我國有強大的製造業,要改造製造業,改造生産能力,使國家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轉變。
還有一個問題,現在住在北京的人對嚴重的霧霾狀況意見很大,希望政府加快治理,有關方面提出對機動車單雙號限行的行政措施,提出機動車污染是造成霧霾污染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當時提出30%以上是機動車污染造成。但是我們看發達國家,紐約、東京、倫敦他們的機動車不比北京少,美國曼哈頓比北京還密,但是他們的PM2.5在10%,主要是他們的排污比我們國家少得多。我們需要用現代技術改造我們的煉油廠,真正提高汽油品質,使它達到歐美國家的水準。
為了做到這一條,需要加快壟斷行業的改革,應該逐步放開原有的煉油進口,放開煉油廠的減半和市場準入,這樣開展市場競爭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油品的品質,主要靠技術來減少污染。
第三點看法,要深化改革,儘快提供穩增長的動力。新常態下,穩增長要靠深化改革提供不懈動力。要用改革紅利來填補這兩年的人口紅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做了部署,並在此後取得了成效,這有利於穩定增長。
比如説消減資質認定項目,比如説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等等,這樣市場主體增長加快,創業環境也大大改善,2014年前三季度新增的企業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0%以上;又比如説,因為實行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推動人民收入持續提高,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城鎮新增就業1082萬人,今年已經超過1200萬人,每人平均收入也有比較大幅度的增長。這就使中國前三個季度的最終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48.5%,超過了投資的貢獻。服務業增加佔比46.7%,繼續超過第二産業。並且由於減少審批,特別是中央政府在去年減少審批項目400多項以後,今年又減少了200多項,繼續放開市場準入和價格,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市場的活力進一步增強,市場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發揮。今後繼續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各項改革舉措,必將解放社會增長率,為穩增長提供強大的不懈的動力。
推動國有制改革,把國有資本的實力和民營企業的活力有機集合起來,形成新的企業競爭力。特別是自然壟斷行業,放開它的競爭性業務,開展混合型經營,引入新的廠商,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率,提高産品和服務的品質,讓廣大人民受益。
深化財稅改革,為社會企業主體營造環境,促進開展公平的競爭。比如説營改增的稅收改革,可以推進服務業的改革,有利於促進創業、加快房地産稅的立法,使房地産走向健康運作的軌道。逐步建立綜合與分類的個人所得稅制,對調節收入也非常重要。
本站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觀點中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