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英中國> 觀世界

公方彬:對立性批評迫使我們思考

發佈時間: 2015-01-07 12:19:14  |  來源: 環球時報  |  作者: 公方彬  |  責任編輯: 毅鷗

公方彬 國防大學教授

前些天,筆者在《環球時報》發表短文《徐才厚動搖不了我軍的精神大廈》,其間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批評。有人認為我把徐才厚貪腐認定為“世所罕見”,影響軍隊形象;也有人發博文,洋洋數千言,批評我淡化徐才厚的危害。如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麥克風,網際網路讓每個人都能輕易表達意見。而這些對立性批評迫使我們思考,如何批評和怎樣面對批評。

首先,該怎樣去批評?有兩個基點很重要,一是理性,二是建設性。人人都喜歡批評,這會讓人産生佔據道德制高點的感覺。但失去理性的批評,無異於憤青式發泄,久而久之形成不良心態,看不慣一切,甚至反政府、反社會。如果由個體演化成社會“傳染病”,批評就異化為社會破壞性力量。所以,虛擬世界的批評也不是沒有邊界的。

強調批評的理性,大多著眼政治批評或社會批評。上面提到的博文,作者由對我的批評延伸到全面否定人民軍隊和軍隊政治工作,這種批評要求高度理性和客觀。看文章字裏行間涌動著一種怨恨情緒,把眼見看作規律,無疑犯了科學分析之大忌。

其次,該怎樣對待批評?不管願意與否,都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中國已經進入公權力成為“靶子”和“出氣筒”的時代。因為,中國大眾已經由感恩心理轉變為納稅人心態,後者的最大特點是優越感與權利感並存,這很容易表現為社會批評,特別是對公權力的批評,這也是西方社會老百姓天天罵政府的重要原因。此外,網路也為大眾批評提供了平臺,同時放大了批評聲音,等等。

批評只要在理性和秩序範圍,一般會取得積極的效果。最近內蒙古的呼格吉勒圖冤案平反,與網路批評有關。如火如荼的反腐運動,更建立於人民群眾的批評之上。從實踐看,黨和政府是虛心接受批評的,這很合邏輯。

我們的一些政府機構、官員必須改變觀念,避免每遇批評,尤其尖銳批評,哪怕良藥苦口,一概視為離經叛道,甚至懷疑“西方資産階級倡狂進攻”。如此只能是政府層層設防,形成了一種新的“官民對立”現象,把人民內部矛盾誇大了。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多大的包容度就有多大的發展空間。面對多元並存的網路空間,作為掌握公權力者,如果觀念落後、思想僵化,不創新理論掌握真理,而是鴕鳥心態,只能自我矮化。所以,習近平主席一再強調創新政治工作的內容方法手段,強調“過不了網路關就過不了時代關”,這是富有現實性和針對性的。允許別人的合理批評,這或許是我們對待批評的正確態度。

本站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觀點中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