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英中國> 頭條新聞

人民日報:主動適應新常態 奮力開創新局面

發佈時間: 2014-12-12 10:23:37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 人民日報評論員  |  責任編輯: 毅鷗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之後中央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深入分析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認真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全面部署明年經濟工作,尤其是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做出系統性闡述,提出要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這對於堅定信心、凝聚共識,做好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經濟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複雜多變,國內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面對種種困難與挑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沉著應對,牢牢把握髮展大勢,堅持穩中求進,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穩步發展。全年經濟運作處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深化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人民生活水準持續提高。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面對新常態,既要深化理解,統一認識,又要堅持發展,主動作為。如此,才能順應經濟發展大勢,與時俱進抓好經濟工作。

新常態要有新認識。持續30多年高速增長後,需求、生産能力和産業組織方式、生産要素相對優勢、市場競爭特點、資源環境約束、經濟風險積累與化解、資源配置模式和宏觀調控方式等已發生趨勢性變化。隨著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長速度正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結構調整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存量與增量並存的深度調整,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增長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新常態的認識和判斷上來,提高對新常態的認識,增強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自覺性。這是做好經濟工作的前提。

新常態要有新思路。要充分認識到新常態下發展條件的變化,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要更加重視滿足人民需要,更加重視市場和消費心理分析,更加重視引導社會預期,更加重視加強産權和智慧財産權保護,更加重視發揮企業家才能,更加重視全面創新,更加重視提高人力資本素質,更加重視生態文明。能不能適應新常態,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實效,關鍵在於全面改革的力度、創新驅動的力度、破解難題的力度。因此,必須轉變思路,勇於開拓,大刀闊斧改革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切實轉換發展動力。

新常態要有新作為。適應新常態,貴在主動。主動才能把握先機,主動才能大有作為。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必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狠抓改革攻堅,突出創新驅動。要努力實現經濟穩定增長,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更有效率地發揮消費基礎作用、投資關鍵作用和出口支撐作用,防範和化解風險。要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向結構調整要增長、要品質、要效益。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要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推進城鎮化健康發展,推進節能減排和保護生態環境。要加強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做好就業和扶貧工作。

主動適應新常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快推進改革開放。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各項改革積極有序推進,成為可圈可點的突出亮點。總體看,全面深化改革的態勢已經形成,共識不斷凝聚,效果正在顯現。要堅定改革信心,加快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好的制度安排。圍繞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推進改革,切實提高改革方案的品質,抓好改革措施落地。要完善擴大出口和增加進口政策,逐步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明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全黨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統一思想,埋頭苦幹,奮發有為,認真貫徹會議各項部署,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

本站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觀點中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