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英中國> 頭條新聞

房寧:依法治國要“惠而不費”

發佈時間: 2014-12-05 08:53:23  |  來源: 環球時報  |  作者: 房寧  |  責任編輯: 毅鷗

房寧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

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動依法治國,這對未來在法制軌道上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建設來説極為重要。注重法治的思想是在改革開放之初由鄧小平提出來的,我認為依法治國就是他的最初設計。

我們常説法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人對此的理解是我們還要制定很多法律。其實不然。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有法可依問題已經基本解決。按照我的理解,這個所謂很長的路其實是走“惠而不費”的法治道路,或者説是如何真正讓法律體系有效運作起來。

何為良法?首先它得是可以有效執行的法律。法律的權威在於實施,但我們已有的一些法律卻存在無法實施的問題,比如《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中俗稱“常回家看看”的有關規定。從政治學原理上講,法越多法越嚴,執法成本就越高,違法成本則越低,執法自由裁量空間越大。因執法成本太高而無法實施的法律是沒有權威的,若一法無權威,不被人民尊重,其他法又如何呢?這樣即會出現法治不彰的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法治建設中的一個問題。

有了法律,接下來是如何讓政府和民眾依法和守法。要讓法治“惠而不費”,我認為其根本還在於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提高中國的立法品質和法治水準,關鍵在於人大制度,在於人大制度發展和完善。一提法治,很多人就想到外國;一講政治體制改革,就説這是突破口、那是突破口。其實真正該下功夫的地方就在我們自己的人大制度。我們完全有自己的一套,這個制度設計源自我們自身的歷史和實踐。如果不去關注人大制度,不在這上面想辦法、找出路,不研究怎麼把人大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那完全就是外行了。

人民代表大會在提升法律體系品質,形成法治文化方面處於核心地位,未來中國政治改革、民主政治建設,核心也是人大。我們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三者有機統一都有賴於人大制度的建設和發展完善。

進一步講,在我國要發展和完善人大制度,首先是在地方人大,因為我們體制改革和社會治理的前沿和主要內容都在地方,在基層。

本站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觀點中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