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精英中國> 頭條新聞

鄭秉文:養老金不用來投資20年損失1.3萬億

發佈時間: 2014-11-25 15:45:18  |  來源: 京華時報  |  作者: 毅歐  |  責任編輯: 毅鷗

據新華社電三年前,國內曾掀起一場關於養老金投資體制改革的“全民討論”;三年後,投資方案仍未出臺。與工資增長相比,趴在銀行賬戶的基本養老金在此前20年的損失高達1.3萬億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雖然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累計資産總額已達4.77萬億元,佔當年GDP高達8.3%,但由於多元化和市場化的投資體制沒有建立起來,絕大部分基金作為財政專戶存款“躺”在銀行裏“睡大覺”,購買國債和委託投資的合計僅為711億元,還不到資産總額的零頭。

事實上,由於市場化和專業化的投資運營難以建立起來,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仍然維持著“很差”的現狀。

若與其他指標相比,養老金縮水數據觸目驚心,其投資收益率低於企業年金基金收益率(投資收益率幾何平均值8.35%),還低於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的收益率(年均收益率9.02%),更遠遠低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20年來城鎮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14.85%)。

據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中心主任鄭秉文測算,基本養老保險在過去20年來的損失量化後分別為:以通脹率(CPI)作為基準,貶值將近千億元;以企業年金基金投資收益率為參考基準,損失將高達3277億元;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收益為參考基準,潛在損失將近5500億元;以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作為參照,福利損失將高達1.3萬億元。

儘管《社會保險法》規定:社會保險基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國務院規定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不過,人社部最近一次的回應仍是“將根據養老保險頂層設計整體工作進程,抓緊制定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辦法”。

“雖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體制‘2011改革’無果,但其基本經驗告訴人們,改革總比不改革要好。”鄭秉文表示。他認為,“2011年改革”的方向是正確的,其初衷是新建機構,採取“專門機構投資運營模式”。不過,“2011改革”意外收穫的是廣東千億委託投資,初衷和結果不一樣。

本站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觀點中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