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在北京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主席點出了亞太發展面臨的三大難題:如何破解區域經濟合作碎片化風險?如何在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謀求新的增長動力?如何解決互聯互通建設面臨的融資瓶頸?
近幾年,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取得一定進展,但“義大利麵條碗效應”突出:亞太地區數十個自由貿易區各行其是,分散的區域自貿安排大行其道,企業面臨的貿易投資規則體系日趨複雜,交易成本增加。亞太經濟發展亮點不少,在全球範圍內可謂獨樹一幟,不過許多經濟體內部改革轉型不暢,外部需求依然低迷,增長動力不足,增速明顯放緩。亞太基礎設施有所改善,依靠改善基礎設施及其互聯互通促進經濟增長已成為廣泛共識,但多數發展中國家總體上仍較為落後,基礎設施投資嚴重不足,缺口很大,互聯互通也受到很大的制約。
針對上述難題,習近平在APEC會議講話中給出了三個答案,就如同開出了三劑藥方,每一劑藥方又都包含多味藥。第一劑藥方: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打造有利於長遠發展的開放格局。第二劑藥方:以改革、創新、調整,發掘新的增長點和驅動力,打造強勁可持續的增長格局。第三劑藥方: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方位互聯互通格局,其中打通融資貴、融資難的瓶頸,就是要加強公私伙伴關係建設。
實際上,在籌備北京APEC期間,針對亞太發展面臨的突出難題,中方同各方協調,精心設計出會議的三大重點議題,對應的就是上述三劑藥方。從習近平發表的APEC閉幕辭和會後公佈的APEC宣言和聲明來看,北京APEC會議“照方抓藥”,這三劑藥方已被各成員一致接受。會議在三個方面實現了預期的新突破:一是宣佈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二是明確了經濟改革、新經濟、創新增長、包容性支援、城鎮化五大支柱領域作為亞太發展新動力源;三是確立了亞太全方位互聯互通新藍圖。會議的具體成果集中體現于APEC北京宣言的四個附件文件,即“三圖一共識”:《推動實現亞太自貿區北京路線圖》、《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合作戰略藍圖》、《互聯互通藍圖(2015—2025)》和《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
上述成果來之不易,既要有前瞻性、進取性,又要適合亞太區情,不能與實際脫節,還要適當照顧有關經濟體的舒適度。畢竟APEC遵循的是自主自願、協商一致的合作原則。以啟動亞太自貿區(FTAAP)進程為例,自2004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諮詢理事會向APEC峰會提交建立FTAAP的報告,10年過去了,美國的態度發生過波動,連續幾屆APEC峰會對於FTAAP的表態往往停留于原則性重申此前的觀點,停留在概念和願景上,處於徘徊不前的局面。通過此次北京APEC,FTAAP有了路線圖,沒有確定時間表,確立路線圖本身已經是一個巨大突破,這是FTAAP進程的必由之路。FTAAP進程十分複雜,沒有捷徑。相信根據路線圖,將啟動實現亞太自貿區有關問題的聯合戰略研究,並於2016年底前向APEC領導人提交最終結論和建議報告,之後似更容易確定時間表。隨著亞太地區各主要自貿區安排的推進,亞太自貿區也會水到渠成。
從北京APEC成果來看,習近平三問三答給亞太難題開出三劑藥方,體現了中國作為亞太大國的擔當。中國真誠希望APEC能夠發揮引領和協調作用,打破種種桎梏,實現亞太地區更大範圍、更高水準、更深層次的開放、交流、融合。中國開出藥方的初衷是希望各成員一起“做好事、做大事”,把APEC打造成名副其實的“五大平臺”:推動一體化的制度平臺,加強經驗交流的政策平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開放平臺,深化經濟技術合作的發展平臺,推進互聯互通的聯接平臺。
中國不是只給別人開藥方。中國也會身體力行,並且為破解亞太發展難題貢獻力量。習近平宣佈,中方將捐款1000萬美元用於支援APEC機制和能力建設,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並且在未來三年,中國政府將為APEC發展中成員提供1500個培訓名額,用於貿易和投資等領域的能力建設項目。此前,中國牽頭正式啟動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籌備,並宣佈總額400億美元的絲路基金。
藥方已開,療效如何,取決於多種因素,關鍵在於APEC各成員特別是主要成員能否發揚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為構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發揮負責任的、建設性的作用。
本站原創,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觀點中國,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