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施瑋談“靈性文學”

發佈時間: 2014-09-24 19:25:23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張林  |  責任編輯: 張林

    施瑋是著名詩人、作家,畫家,宗教與哲學博士,為“靈性文學”的發起人。1980年代中期開始文學創作,在海內外報刊發表詩歌小説隨筆評論400余萬字。作品入選多部選集,獲世界華文著述獎小説第一名等各類文學獎項。曾就學于北京魯迅文學院、復旦大學作家班。1996年移居美國,獲聖經文學研究博士學位。美國《OC》主編、《國際日報》文藝部主任、《世界華人作家》副主編、國際東西方研究學會研究員等。主要作品有詩集《歌中雅歌》、《以馬內利》,長篇小説《世家美娟》《放逐伊甸》《紅墻白玉蘭》等。濟南大學教授宋曉英就“靈性文學”的問題,與施瑋進行了深入探討。

 

施瑋説:“我覺得小説的意義就在於其能夠揭示人心中自己都沒感受到的那種純美,心底深處的複雜,這樣才有意義。如果小説就像是重復一遍我的生活,是個原樣照搬的紀錄片,也許意義就不大。如果讓人看到生活紀錄背後的靈魂呼喊生命掙扎,是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的,那就有存在的必要。戴上“文學”這副眼鏡,我再看自己的人生,全然不一樣,像是顯微鏡、潛水鏡;或者給人以想像的翅膀,超越生命單純物質性的沉重,那才是有意趣的。我主張“靈性文學”,即希望文學給人以思想的翅膀,讓人在重重重壓的生活中飛翔起來,不被世界捆綁。我並不覺得“靈性文學”是脫離生活的,高高在上的,而是在這個生活之中,又不被這個生活所壓制,甚至能夠承載整個生命與生活飛起來的。”

“我覺得文學的意義的演變像繪畫史一樣,早期的繪畫是寫實主義,一定要畫的很像;但當攝影作品有了,繪畫肯定不如攝影形似。但是繪畫講求的是“神似”,也就是説要畫裏面的“精神”。印象派出來,光影之間他要表達意識的是是而非。發展到今天,即使是寫實派的畫家,他重視的也不再僅僅是“形似”。抽象派畫家,其作品可能半天也看不出來畫的是什麼,但仔細端詳,多重的意義就會在各人心中浮現出來,並讓欣賞者借著情感的投射而參與創作。”

“我覺得社會歷史評價立場上的文學評論,造成了作家對人物的類型化書寫。特別是當代電視劇對人物譜係的簡單歸類,非要把某個人物歸入一類,觀眾如此,評論家也如此。哪有一個人是那麼簡單的只擁有一種特性,或者突出一種主體人格?人是很複雜的,在多重關係中他要走向何方也不是他自己能夠掌控的,而是被各種人物、勢力所擠壓所裹挾的。這個有點像我喜歡去漂流,漂流中任何一道彎曲任何一個大浪或任何一條溪流的衝擊都會改變你的方向,在總的“往下飄”的趨勢中你不斷地在改變。哪怕碰上一小塊石頭,筏子或者小船的角度都會改變。”

 
 
分享到:
20K
 
猜你喜歡

新聞評論

網友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