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30期中國女性文化論壇“女性的家庭擔當與婚姻焦慮 ——電影《一個溫州的女人》討論”在中國網嘉賓會議室召開,本次論壇由中國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辦,由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女性文化研究中心王紅旗和《北京青年報》記者安頓策劃並主持。論壇上,電影《一個溫州的女人》出品人馬翎雁、導演海達相繼發表創作談,中國女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紅旗、《中國婦女報》婦女新聞主編代剛、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肖巍、全國婦女聯合會婦女研究所研究員姜秀花等專家學者濟濟一堂,針對電影《一個溫州的女人》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在論壇中,導演海達發表創作談。他説,《一個溫州的女人》這部作品它源起于張翎和馬翎雁,這兩個溫州女人的精神碰撞,她們那種心有靈犀的東西,一種感同身受的東西,然後才有了這麼一部作品去實現的可能性,我只是後來把它給完成而已,可能我會在拍攝這部電影的過程當會偏理性一些,但是這部作品它之所以能夠呈現出來最初原始的衝動,應該是來自馬翎雁對張翎這部原著的感同身受與情感共鳴!
《一個溫州的女人》確實是一個純粹的女性題材電影,這部電影它是從2012年的3月份開始,馬翎雁和張翎老師在討論版權的問題,一直到今年的3月7號,就是三八婦女節的檔期全國上映,歷時兩年時間,這兩年時間確實歷經千辛萬苦,馬總剛只説了一些劇本的問題,其實有很多問題,因為我們這部電影投資製作成本是1500萬,那麼按照中國電影票房的分成比例,我們的票房要達到4500萬以上才有可能保本,如果是純粹投入的話,所以面臨著特別大的經濟上的壓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拍電影是需要錢的,沒有錢的話我們可能就會比較跼踀,經濟上的壓力特別大,包括劇本的壓力,因為她一直不太滿意,其實《空巢》是一個更宏大結構的作品。我所理解的《空巢》,稍微交流一下,我對《空巢》的理解她就寫了三段愛情,一個是教授和李延安的愛情,一個是教授和春枝的愛情,還有就是他的女兒的愛情。對,我認為是三段不同人物背景環境下的三段愛情故事,然後它是反映了非常深層次的人類情感,尤其是家庭的情感,也包括社會意識的東西,我們在這兒就不去討論了,因為確實比較複雜。
我們這部電影裏邊只取了一點點,就跟張藝謀拍《歸來》一樣,他只拍了後面的半段,可能就是小説的那麼一點點兒,10張紙而已。春枝在小説裏邊不是一個特別主線上的人物,她是一小部分,我們把她這一部分放大,以她為中心做了這麼一部電影。首先春枝在這個《空巢》當中她充滿了一種性格的光輝,因為我們覺得電影作品,不管它的反映是什麼,首先這個人物一定是要有性格,她的性格是充滿了光彩,所以會選擇春枝這個人物,把她作為一個主題去呈現。其實她身上承載了太多的一個弱女子,看上去是不可能承載的,比方説一些家庭責任,一些社會責任,一些離異母親的生存狀況,一種對空巢老人的關愛,一種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她承載了太多太多她不能夠,或者説也不應該由她一個人承載的東西。但是她確實都默默的承受下來。我們覺得這個人她即是有性格色彩的,她也是有人性光輝的,所以我們選擇圍繞她來做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也確實是可以把它理解成為,女性用自己的行為,從身體裏邊,從她的經歷當中發出的某種吶喊。我們建國60年,前30年好像一直圍繞著政治在行動,後 30年一直在圍繞著經濟在行動。我們希望,當然這部電影也許沒有這麼大的能量,但是希望在未來的30年當中,我們能夠多關注一下人本身的生存狀態,我們覺得政治搞過了,經濟也達到一定的程度,接下來大家能夠更多的關注人的生存本身狀態。這個其實是這部電影深層的目的,只不過我們可能沒有必要這樣去説,因為在電影裏面是不會這麼去説的,但這是我們創作者的一種內心渴望。其實歸根結底人是最有尊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