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傳習社”第三季成功啟動,首站走進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網5月26日訊(記者 唐華)5月25日下午,由中國網策劃,中國網和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共同主辦的“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青年傳習社’走進華北電力大學”主題活動成功舉行。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專職副主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于江, 華北電力大學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王鵬教授, 國家電網公司行銷部市場處副處長張興華出席本次活動併發表主題宣講。
今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強調,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雙碳”目標的設立,是習近平總書記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題中之義,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大國的責任擔當。
活動現場(中國網記者王月博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戰略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而“雙碳”目標的提出,特別是與之相對應的時間表的提出,無疑為中國的綠色低碳轉型征程吹響了“集結號”“衝鋒號”。
時間緊任務重,更好理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於綠色發展的決策部署,在全社會更好凝聚綠色低碳共識,在技術上實現新的突破以及更好發揮能源企業的帶動作用,將有助於我國如期實現“雙碳”目標。
于江表示,近年來,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清新空氣、乾淨飲水、安全食品、優美環境的要求愈加強烈,生態環境問題已成為事關國計民生的重要工作。“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的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因此,走綠色發展之路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要求。
為此,于江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二是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産品,積極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三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六個堅持”,這不僅是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與實踐的提煉總結,也指明瞭各國攜手應對環境挑戰、打造清潔美麗世界的合作之道,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王鵬認為,新時代賦予了能源行業四項新的使命。一是能源低碳發展“新使命”。面對大氣污染防治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外部壓力,能源必須繼續加快向低碳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這就需要將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為能源發展的新動力來構建。二是能源法治“新使命”。能源體系的構建必須突出以體現能源商品屬性的市場化改革和以《能源法》為統領。三是能源融合發展“新使命”。能源條塊分割、以鄰為壑、僵化的管控模式,阻礙了能源消費的多樣化和選擇性,制約了新的生産力發展和技術創新,推動多種能源産品及服務的融合發展是能源高品質發展的要求。四是能源控製成本“新使命”。我國經濟爬坡過坎,寄望以能源的低成本支撐經濟的穩增長,這就需要在堅持能源的商品屬性的同時,兼顧能源的公共品屬性。
王鵬建議,“十四五”能源佈局調整應重點在四個方面下功夫。一是能源供給佈局多元化發展,重點突出發展可再生能源;二是能源消費佈局電氣化發展,重點提升電力生産效率和電氣化水準;三是能源空間佈局平衡發展,重點發展能源消費集中地區的分佈式能源;四是能源轉型時間佈局緊湊化安排,兌現我國對國際社會承諾的2030年目標。他還認為,可再生能源是未來的主導能源。在做好西部風電、光電集中開發、大規模並網的同時,應更大力度地推動東部分佈式風電、光電、海上風電、生物質能的開發,使可再生能源成為“十四五”能源增量的主體。
張興華站在一線企業的角度,分析綠色低碳轉型對能源行業帶來的變化以及對策。他表示,為實現“雙碳”目標,一是能源供給將實現清潔化:風光等新能源裝機、電量、在電力系統中的定位都將大幅提升。二是能源消費將實現電氣化,電能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大幅快速提升,很多用能領域可能出現“能用電的儘量用電”。三是電網環節將實現智慧化:風電、光電等清潔能源具有隨機性的特點,因此,對電網輸送、配置、調節規模更大、安全性經濟性要求更高,多元能源轉換匯聚、源網荷儲多端互動場景更複雜。
為應對這些變化,張興華介紹,國家電網公司發佈“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著力推動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升級、推動網源協調發展和調度交易機制優化、著力提高終端消費電氣化水準、推動公司節能減排加快實施以降低自身碳排放水準、推動能源電力技術創新以提升運作安全和效率水準、推動深化國際交流合作以集聚能源綠色轉型最大合力等六方面的行動。
嘉賓的分享和交流互動,既有國際格局的定位思考,也從理論方面凝聚共識,更有探索一線生産工作的創意創新,令在場的師生們受益匪淺,頻頻響起熱烈的掌聲。互動環節中,同學們積極踴躍圍繞主題向現場嘉賓提問,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
作為在青年團體中分享和交流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平臺,“青年傳習社”將繼續走進校園,用交流和探討碰撞思想的火花,引領青年積極有為,奮發向上。(責任編輯:蔡曉娟 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