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 觀點中國
 
 

【中國網評】全球最大自貿區誕生,擁抱開放才是未來

來源:中國網    2020-11-19    作者:戚易斌
大字體
小字體

中國網評論員 戚易斌

經過八年馬拉松長跑,備受關注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瓜熟蒂落,這意味著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誕生。

RCEP談判于2012年由東盟10國發起,邀請中國、澳大利亞、印度、日本、南韓、紐西蘭6個對話夥伴國參加。該協定的宗旨是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形成一體化大市場。此次簽署RCEP的共有15個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佔全球總量約30%。

RCEP成員均是中國重要的經貿夥伴。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1至9月,中國與其他RCEP成員貿易總額達10550億美元,約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RCEP的達成,有助於中國穩外貿、穩外資,發展健康、可持續、平穩的對外貿易和投資關係,為構建“雙迴圈”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對區域內國家來説,RCEP將促進亞太區域貿易投資增長,加強區域産業鏈、供應鏈穩定,對本區域內的商品、技術、服務、資本,以及人員跨境流動都有非常大的好處。而對於世界來説,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貿易投資持續疲軟的情況下,RCEP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成果,不但能激發亞太地區的經濟活力,也有助於維護自由貿易,提振全球經貿信心。

另外,RCEP成員有發達國家,有發展中國家,更有一些最不發達國家,成員間經濟體制、發展水準、規模體量等差異巨大。彼此差異巨大的國家能夠走在一起,對於未來全球經貿規則的制定也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作為亞洲的新興經濟體之一,印度原本也是RCEP談判的對話夥伴國。但在2019年11月于泰國曼谷舉行的第三次RCEP領導人會議上,印度卻宣佈放棄加入。印度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在關稅、貿易逆差、非關稅壁壘等方面與其他國家存在分歧。換句話説,印度認為RCEP門檻太高,擔憂一旦“跟團”推行貿易自由化,很多産業會受到衝擊。

應該説,印度的這種擔憂並不多餘。多年來,印度一直在推行工業化,但産業機構不合理的病症並未得到矯正。目前,印度的服務業佔到了GDP的50%,製造業僅佔15%左右。無論是辛格政府,還是莫迪政府,都加大了吸引外資和技術的力度,試圖學習中國改革開放模式,推動印度工業化,振興本國製造業。但經過多年努力,效果並不明顯。一大原因便是印度基礎建設太薄弱,比如港口、鐵路、機場等建設不足,無法滿足運力需要和效率要求,這削弱了吸引外資能力,也壓制了工業發展。為此,印度強化了對國內工業、農業等産業的保護力度,自2015年起,印度就接連出臺了對鋼鐵産業的保護令。而根據RCEP協議的要求,印度在未來15年內要對約90%的進口商品進行關稅削減。新德里自然不能接受。

降低關稅,開放國門,的確會帶來一定挑戰。18世紀末,法國曾希望與英國簽署《伊甸條約》融入“全球化”,讓更多法國産品走向海外市場,誰知英法經濟實力嚴重不對稱下,法國工農業雙雙受到衝擊,農民涌入城市、工人大量失業,最終誘發了1789年法國大革命。所以,各國對開放的慣例通常是有條不紊、有先有後。

不過,印度的問題更多出在了改革“惰性”上。這與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政黨政治攪局分不開。印度的“半途而廢”,整體來看對RCEP影響不大。即便少了13億的人口和市場,RCEP仍是全球最大規模的自由貿易協定。儘管印度未來可能重新入群,RCEP也歡迎印度能夠儘快加入,但錯失了這趟“首班車”,難免會與一些機會擦肩而過,甚至掣肘了它的發展。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的經歷也證明了這一點。入世之初,國內輿論也出現過紛爭,不少人擔心中國的弱勢産業很難承受外來競爭的衝擊。然而實踐證明,中國入世吸引外資企業加快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佈局,形成“鯰魚”效應,推動了中國工業化進程和産業優化升級。如今,RCEP的開放標準和水準更高,這意味著中國在高端技術和高品質商品上將面臨來自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等國的競爭壓力。而這種壓力也將倒逼中國進一步加快自身産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步伐。

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開放發展不可阻擋。當各國在提升競爭力上你追我趕、摩拳擦掌時,不主動改革,而是一味地保護本國經濟,只會被甩得更遠。印度如果能克服弱者心態,抓住機遇促進國內經濟貿易領域的改革,也可以成為受益者。(責任編輯:唐華 蔡曉娟)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