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勇擔大任的人民教師

發佈時間:2019-11-28 14:31:1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苗偉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百年未有之變局的高度出發,高瞻遠矚,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中國夢的實現需要造就千千萬萬的人才,勇於擔當,接續奮鬥才能實現。

那如何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的時代新人?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做了許多相關論述,這裡擇其要點做一概述,與同學們共用。

一、教育發展:要為實現中國夢和人類文明進步服務

實現中國夢需要教育事業強力支撐。當前,我國比中國任何時代都更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央,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為了推動著一偉大歷史進程的發展,早日實現這一偉大夢想,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首次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這就緊緊抓住了當今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動權。

苗偉東做主題分享(中國網記者 王鑫攝

而科技強國戰略歸根到底就是人才強國戰略,就是教育強國戰略。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要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教育。“中國特色”是中國現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辦中國特色現代教育是“四個自信”時代彰顯,是中國現代教育實現突圍的方向和路徑,是實現科技強國之路的有力支撐。 “世界一流”指明瞭中國現代教育核心使命。辦世界一流大學就是要在辦學體系和人才培養機制上始終將人才培養品質作為衡量辦學水準的重要標準。

中國教育發展要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服務。隨著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中國教育正在走向世界教育的中心。中國教育在支援和推動“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踐中,在人才支撐、智力服務等方面正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和貢獻。如黨的十八以來,我國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水準大幅度提升。“留學中國計劃”使得更多留學生來華留學,2016年,來華留學的留學生達44萬人次,比2012年33萬人增加了11萬人。

二、教育改革: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提高教育品質

習近平總書記將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品質作為推動新時代中國教育發展的根本動力和主要途徑。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提出 :“要深化教育改革 ,推進素質教育 ,創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養品質,努力形成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育人環境。”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就要把握處理好如下幾個關係:明確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明瞭為誰辦學,靠誰辦學以及怎樣辦學的問題;明確新時代的育人理念,即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與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特別是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發展的關係;建構合理有效的教育體系,解決好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和培訓繼續教育的問題;處理好各方教育參與者的責權利的關係問題,構建學校、政府和社會多元參與,共建共治共用的教育治理體系;在教育發展的策略上,要將全國統一要求與地方發展的特殊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因地制宜,解決好因地,因校施教的問題;在教育資源的配置上,要實現教育經費、教育師資、教育技術、教育資訊在城市與鄉村、城鎮與鄉村之間均衡合理配置,不斷提升貧困落後地區的教育發展品質和水準,實現教育公平包容性發展。

總之,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核心目的是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為社會提供多樣化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對多樣化優質教育的需求。

三、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

教育涉及到千家萬戶,是群眾最關心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進教育公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要堅持我國教育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把教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實現教育公平,就是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資源分配平衡機制,逐步縮小各地區因經濟、社會及教育發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要強化教育精準扶貧力度,加大對農村、偏遠、民族、貧困地區的教育資金、師資、技術、管理等投入的扶持力度;要推進教育招考制度改革,提升招考制度化、陽光化建設,不斷增加面向農村、貧困地區的專項招生計劃,讓更多的農村孩子有上重點大學的機會,有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要補齊幼托教育發展短板,推進幼托教育尤其農村幼托教育大發展,不斷滿足人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新時期教育公平更強調更多的是標準化建設的公平化問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未來在具備一定的條件的基礎上,人們應該更要關注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基礎的成長差異性的公平化問題。

四、教育價值: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教育依靠誰,為了誰,是教育發展的首要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教育 “四個服務”的新思想,即“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産黨的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就明確了社會主義辦學的價值方向和目標。

“四為”目標確立就直接決定了新時代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起來的人才。當前,我們廣大的青年在處於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是價值觀、人生觀和祖國觀、民族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廣大青年要樹立“中國夢”的遠大理想。中國夢是歷史的,也是現實的,未來的,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名青年人的。樹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要增強青年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是要求青年要永遠熱愛我們的祖國和人民。

廣大青年要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産黨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探索中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産物,是經過實踐檢驗,符合中國國情,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廣大青年要牢固樹立“四個自信”,自覺增強“四個意識”,抱定終身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鬥的信心和決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理想信念的塑造和形成,不是一蹴而就 需要在學習和實踐不斷學習,不斷磨礪,在艱苦奮鬥中去錘鍊個人高尚的品格。

五、教育教師:堅持立德樹人的要求,做新時代的“四有”教師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繁榮、民族振興、教育發展,需要我們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

好老師就是要是要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育人觀,努力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服務。教師要幫助學生立什麼樣的德?要立人性之私德,如孝老愛親、樂群敬業、誠實守信、勤勞節儉等,這些道德既是人性之私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立社會之公德,尤其在當前中國社會急劇轉型時代,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公德意識,養成良好公德行為規範,形成與社會、家庭緊密銜接的社會公德養成機制。要立社會主義道德,教師要始終強化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把當前中國夢的時代理想與實現社會主義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有機統一起來,樹立為共産主義而奮鬥的遠大抱負。

好老師就是要爭做 “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和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教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努力“做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教師是學生成長,學校發展和民族進步的階梯和希望。“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六、青年教育:勵志勤學、刻苦磨煉,在激情奮鬥中綻放青春光芒

毛澤東曾經無限深情講,青年人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習近平總書記繼承發展了毛澤東的青年觀,在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這樣就賦予了青年人以新的時代內涵和歷史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和勉勵廣大青年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與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結合起來, “勵志勤學、刻苦磨煉,在激情奮鬥中綻放青春光芒”。為此青年人“應該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作為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人生的扣子一開始就要扣好”,廣大青年要自覺“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慰問廣大師生,向全國青年學子發出了新的號召,提出青年學子“要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要立鴻鵠志,做奮鬥者;要求真學問,練真本領;要知行合一,做實干家。”

青年學子做實干家,就要“既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就是要多實踐,多歷練,就是要有敢於闖的精神和鬥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廣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不懂就學,不會就練,沒有條件就努力創造條件。”做實干家,還要有勇擔大任的使命意識和先鋒精神,“ 要敢於做先鋒,而不要做過客,當看客。”

綜上所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內涵豐富,意義非凡,具有戰略性、全面性和創新性等特點。廣大教育學專業的同學們應該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不僅要武裝頭腦,更要指導個人的教育教學實踐。

最後,借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與在座的同學們共勉,希望同學們“在奮鬥中釋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奮鬥之我,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作者係中華女子學院思政部教師)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