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共訴中國形象
——“青年傳習社”走進北京科技大學線下分享活動心得感想
李洋洋 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
2019年10月11日,我有幸參加了“‘青年傳習社’走進北京科技大學”講座。本次講座特邀了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院長、國防部原新聞發言人、新聞局原局長楊宇軍老師,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副院長劉麗敏老師,北京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系主任、亞歐語系黨支部書記王書瑋老師,三位老師向我們分享了自己的“講好中國故事”之體驗。
富有詩書氣自華,這是三位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當每一位老師上臺發言時,更是讓我明白了何為“身教及言傳”,何為“不講枯燥的道理,講故事”,何為“外語學生的職責”。
人們總説“言傳身教”,可是何謂言傳?何謂身教?查閱詞典我們可以知道,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言傳身教及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而今天老師們給我們帶來了個新想法,即“身教及言傳”。作為一名即將去日本留學一年的學生,我們身上難道不擔負著“身教及言傳”的責任嗎?言中國故事,展現中國人民的優秀品質。正如我們對某個國家的印象,來自於我們接觸的這個國家的人一樣,當我們走出國門,我們就變成了這個人,我們就是國家的千萬代表之一,我們就是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之一。而作為這一小小的窗口,我們應當以身作則,展現中國留學生的風度與尺度,“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青年,這應當成為每一個中國留學生的標識。
以前聽講座,總有一種聽大道理的感覺。甚至有人説“道理我都懂,可是就是難以引起共鳴”,而這次講座,老師們並沒有跟我們講什麼大道理,反而徐徐善誘、娓娓道來,道出了他們的中國故事。楊宇軍老師這樣分享道:每一個新聞發言人,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團隊。時刻關注實事輿論,面對國外媒體提出的語言陷阱,不慌不忙,沉穩應對。在每一次新聞發言中,我們都能感受到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中國綜合國力之強大。這是我的國,這是我們的故事。
作為外語專業的學生,我們可以為“講好中國故事”做些什麼?王書瑋老師給了我們答案:日語系強大的教師團隊正在為此不斷努力,如設立“外宣協會”,積極組織“一帶一路”社會實踐活動,讓外教和學生一起朗讀十九大報告等。在製作中國慕課平臺的課程時,老師們在講授日本大眾文化的同時,也大力地宣揚了我國的優秀文化。而作為學生,要想講好中國故事,第一步就是要學好專業知識。只有對專業知識足夠精通,足夠敏銳,足夠靈活,才能將我們的故事活靈活現的傳播到國外。除此之外,積極參加外語志願者活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志願活動中幫助外賓解決問題,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一環。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講好中國故事,不僅是一個外宣問題,也是一個內宣問題,需要國際國內宣傳內外貫通、同頻共振。講中國故事,我們具體講什麼呢?習近平同志曾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講好中國故事的具體內容:“要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講好中國夢的故事,講好中國人的故事,講好中華優秀文化的故事,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故事。”
這讓我聯想到了一個成功將故事講好的案例。那就是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七位導演分別取材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以來,祖國經歷的無數個歷史性經典瞬間,講述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動人故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故事,1984年8月8日中國女排奧運會奪冠並首獲世界大賽三連冠的故事,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故事,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故事,2016年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的故事,2015年9月3日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式的故事。這一個個故事,看似遙遠實則密切的關聯。華人影業總裁蘇佳就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道:“《我和我的祖國》是一部能夠讓海外觀眾産生共鳴的電影,更凝聚了海外觀眾的中國心。”
為了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而奮鬥!(責任編輯: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