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快評】新發展理念塑造新時代中國
劉德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
5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
文章中提到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是把中國探索社會主義推進到新時代的重要因素之一,進一步貫徹新發展理念也將是形成新時代中國面貌的主要動力。
創新發展要求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追求高品質發展。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重大科技創新形成歷史發展的標誌性成果,世界幾次重大科技革命決定了有些國家的命運。科技革命引發産業革命,佔領先機者就是領航者和最大獲利者。近代中國的落後根源就是我們錯失了多次科技和産業革命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
新一輪科技和産業革命蓄勢待發,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科技成果轉化速度加快,産業組織形式和産業鏈條更具壟斷性。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國一些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變,創造新産業、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儲備遠遠不夠。我們要抓住關鍵,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力爭實現我國科技水準由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轉變。
協調發展要求著力增強發展的整體性協調性,努力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都體現了我們對協調發展認識的不斷深化。協調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標,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標準和尺度。實現高水準發展在發展思路上既要著力破解難題、補齊短板,又要考慮鞏固和厚植原有優勢。
由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邁進的階段是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的時期,特別需要找出短板,在補齊短板上多用力,通過補齊短板挖掘發展潛力、增強發展後勁。協調發展要更注重發展機會公平、更注重資源配置均衡。我們要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城鄉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重點戰略是縮小地區發展差距的有力舉措。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可以促進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綠色發展要求著力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綠色發展必須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我國明顯的短板,成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各類環境污染呈高發態勢,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在生態環境保護上,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不能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寅吃卯糧、急功近利。每個公民都要自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形成綠色生活方式。環保督察引導各地幹部堅決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和做法,成效顯著。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越來越走不通了。中國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的步伐是堅定的。
開放發展要求著力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追求高水準開放。經濟全球化是時代潮流,我國對外開放順應了這個潮流,成功發展壯大了自己。今天我們被認為是世界上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最大旗手,積極主動同西方國家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作鬥爭。現在的開放發展面臨的都是更深層次的風險挑戰。國際力量對比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積極變化,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形成依然任重道遠。
我國在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我國經濟大而不強問題依然突出,我國經濟實力轉化為國際制度性權力依然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我國對外開放進入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加均衡的階段,支撐高水準開放和大規模走出去的體制和力量仍顯薄弱。
共用發展要求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人民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共産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要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要調整收入分配格局,解決好收入差距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我們要在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方面積極作為,根據現有條件把能做的事情儘量做起來,積小勝為大勝,不斷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成果是顯著的,已經寫在了中國大地和史冊上。更好貫徹新發展理念將展現一個更美好的中國。努力!(責任編輯:毅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