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深解】脫貧致富路上要領著跑,更要自己跑
高玉林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調研時指出,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脫貧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黨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這就為在2020年打贏扶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新思路,指明瞭新方向。扶貧攻堅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黨委、政府、基層和群眾的共同努力,扶貧、扶志、扶智與脫貧、明志、強智相結合,領著跑與自己跑相同步,奏響脫貧致富的時代交響曲。
扶貧與脫貧相結合,形成扶貧攻堅的大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採取超常規舉措和創紀錄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建立了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體系,出臺了一系列好的扶貧政策,貧苦人口顯著減少。截至2018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共計1660萬人,在剩餘兩年內完成脫貧目標,任務相當繁重艱巨。顯然,下一步的扶貧攻堅離不開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脫貧致富不僅是黨的執政目標、政府的重點任務和社會的造福工程,也是貧困群眾增加經濟收入、創造美好生活和改變自身命運的根本途徑。群眾的自力更生要與黨的大政方針、制度體系和扶貧政策相銜接,同向同行,形成脫貧致富的整體合力,共同創造全面小康的光輝明天。
扶志與明志相結合,激發擺脫貧困的內動力。各級黨委政府應注重扶貧與扶志深度融合,加強對貧困群眾的思想引導、觀念更新和精神感召,幫助他們樹立和保持脫貧信心。要堅持培育貧困群眾的自尊、自愛、自強、自勵精神,堅決破除“等靠要懶”等消極思想,深度挖掘他們增收創收的內在動力,變被動的“要我脫貧”為主動的“我要脫貧”。脫貧攻堅的實踐證明,黨的主張、政府的意志與群眾的願望高度一致。“志之所趨,無遠弗屆。”貧困群眾要確立“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志向,設定“一起奔小康”的目標,明白“美好生活靠勞動創造”的道理。“有田不耕倉廩虛”,貧困群眾要實幹肯幹能幹,從田間地頭和身邊腳下發力,用自己雙手繪就幸福和美好未來。
扶智與強智相結合,創新脫貧致富的新方法。各級要繼續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基本方略,防止“大水漫灌”,力求“專業滴灌”,做到扶真貧、真扶貧,脫真貧、真脫貧。要堅持開髮式扶貧和保障性扶貧相結合,完善輸血保障與提高造血能力相協同,發揮多種扶貧政策的綜合效應。“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脫貧致富不僅要有“過好日子”的志向,更要有“過好日子”的智慧、策略和方法。貧困群眾要充分利用黨和政府扶貧攻堅的政策紅利,借助政策傾斜力度和精準幫扶舉措,從政策上下功夫。要樹立和踐行勤勞致富、知識致富、科技致富的意識,鍛鍊提高自我發展和創收致富能力,從能力上下功夫。要樹立“學習改變命運,知識點亮人生”的觀念,積極參與教育脫貧攻堅行動,從文化上下功夫。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第二年,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恰如一場馬拉松比賽,扶貧攻堅越是接近終點,越是需要堅持和毅力。打贏扶貧攻堅戰,要有“一鼓作氣”的勇氣,要有“中流擊水”的拼搏,更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壯志。(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