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典:創新路上,汗水淚水換來成長

發佈時間:2018-11-28 15:22:0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范典

圖為北京交通大學電腦與資訊技術學院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2014級的博士研究生范典在現場進行分享。(中國網記者 王鑫攝)

中國網11月28日訊 11月1日下午,由中國網推出的主題為“青春·創新——‘青年傳習社’走進北京交通大學”的線下分享活動在北京交通大學思源西樓712室舉行。北京交通大學電腦與資訊技術學院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2014級的博士研究生范典在現場進行了分享。全文如下:

尊敬的領導,來賓,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北京交通大學電腦與資訊技術學院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2014級的博士研究生范典。非常榮幸能夠作為青年學生代表在此分享我的成長經歷。

自2014年9月份入學以來,我博士入學已有四年的時間了,在過去的四年中,挑戰,忙碌,機遇充實著我的學習和科研生活。這幾年是我人生中非常有意義的幾年,有汗水,有眼淚,有甜蜜,但更多的是收穫,在老師和同學的指導幫助下,我從內心深處感受到了自己各個方面的成長。

剛開始博士生活的我,周圍一切似乎都是陌生的。新的實驗室,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新的科研環境,新的研究方向,新的生活方式和道路。這些新的一切,讓我感到措手不及,同時也讓我對博士生的生活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不同於本科生,博士生除了學習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創造知識。因此,創新、嚴謹是其必備的素質與能力。它不僅僅要求我們聽從老師的教導,跟隨老師的科研思想,也不僅僅是對某一個課題領域有更深層次認識,它還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具有自己的想法,不斷思考與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博士生。

文獻的閱讀對於科研十分的重要,當我們要從事某一領域的研究的時候,必須了解國內、國際的同行研究者們在這一學科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以及該領域的前沿研究內容和成果從而確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我們學習文獻不僅要重視研究的內容,更要關注作者的研究思路,技術方法的運用,機制的探討等等,這對於科研的創新非常重要。科研是一個包容性極大的領域,我們不能閉門造車,要去不斷的學習。另外,查文獻必須要全面。文獻只有查全面了,這樣才能把握自己領域哪些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哪些沒做,從而確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才能進行更好的科研創新。

談到創新,我認為,勤奮是創新的基石。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學術生活就是這樣。學術生活中的耕耘,是孤獨與寂寞的,只有充分研讀前人的成果,才能在思考中茁生思想之苗,綻放思想之花。科研需要我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我們不能再因為錯過一個節日,一個朋友聚會,而有小情緒,而感到不滿。老師們總説“潛心研究”,所謂潛心也大有此意吧。科研的旅途中,我們要自己逼迫自己一把,在科研中,我們將不再有假期的存在。面對科研,除了勤奮,我們沒有第二條路。

在我的研究工作中,幾乎每天的生活都充斥在讀文獻、建模、推公式和編寫程式中,有時候為了推出來一個數學公式需要消耗數天甚至幾週的時間,因此熬夜幾乎成了家常便飯。可是,縱然感覺自己用盡了一切方法,盡了自己的全力,公式依舊推不出來,程式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所以我的心中一度感到迷茫與困惑,缺乏自信,精神壓力很大。還好,在那麼艱難的時刻,有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和鼓勵,讓我逐漸克服了這些困難,也逐漸適應了將時間用於科學研究中,並且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輔助科學研究這樣的一種學習生活方式。

博士生作為進行科研工作的起步,最重要的就是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學習對於一名合格的博士來説也是至關重要的。“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適用於每個人,尤其是博士生。如果不學習,就不會對當前的研究熱點以及研究進展有更好的追蹤,這樣的話對於自己的科研創新是很不利的。”我的研究工作更是印證了這一點,因為5G行動通訊是一個跨學科的研究方向,需要對無線通信、信號處理、電腦技術等都要有很深的了解。

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博士生,應該具備開拓,創新的頭腦,刻苦努力,嚴謹求實的態度。由於學術研究的自主性,使大家在沒有定期考核的壓力下,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研究時間。我常常給自己設定計劃,例如這一週主要研讀文獻,下一週主要分析文獻中出現的系統模型,再下一週結合自己的想法推導公式等等。通過設定計劃,增強對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的把控力度,讓其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另外,在有了明確的中長期計劃的基礎上,對自己每天的時間進行安排,提高學習效率。對我來説,下午和晚上的時間是最佳的、最清醒的時間,我把這些時間留給學習研究,而在感到疲憊、遲鈍、懈怠的時候我會處理一些別事情或進行身體鍛鍊。

接下來的的日子,我應該更加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專業知識,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飲水思源”,是交大人的傳統和精神。我感謝這片滋養了我八年的土地,感謝為我人生點亮燈塔的導師鐘章隊教授,感謝肯定與鼓勵我的老師們和朋友們,他們都是我今生最寶貴的財富。我對未來的科研生活,充滿了期待,後面我將會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創新中,希望能有更多的收穫。

謝謝大家。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