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深解】建設繁榮亞太需要真正的合作精神

發佈時間:2018-11-21 09:25:1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韓立群

韓立群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研究員

近日,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在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行。會晤最終未能發表領導人聯合公報,在亞太經合組織歷史上是首次,令亞太地區長期以來堅持的開放、合作精神蒙塵,引來各方對地區未來合作發展前景的擔憂。展望未來,要使亞太地區超越紛爭、提升合作,需要相關各國摒除地區合作的形式主義和單邊作風,為地區合作注入真正的合作精神。

何謂真正的合作精神?其核心就是不能打著合作的旗號,搞一套所謂標準,接受就能合作,不接受就被排除在外,名為合作、實為對抗,而是要本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著眼于本地區人民的根本福祉,在開放、平等、包容、互信、務實的條件下推進合作,實現真正合作。

回顧過去二十多年亞太地區合作歷史,堅持真正的合作精神原則是取得重大成果的首要前提。

亞太經合組織成立於1989年,領導人非正式會晤機制形成于1993年。彼時的全球市場剛剛從冷戰對峙的緊張情緒中解放出來,全球生産鏈、區域生産鏈加速重構,全球貿易自由化大發展成為推動此後世界經濟迅猛增長的重要源泉。借著經濟全球化的東風,亞太地區各方也將釋放地區合作潛力、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視為本地區各項事務的中心議程,本著相互合作的精神,相繼確立了一系列地區合作議程,對於促進亞太地區經濟快速增長並推動世界經濟重心東移發揮了重要作用。

儘管亞太經合組織合作進程也並非一帆風順,總是伴隨各種困難,但促進區域合作的長遠目標始終沒有變,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各種質疑聲音中,繁忙的各方領導人每年還都要專門拿出時間聚在一起,形成一份公報,表明推進區域合作的決心和意志,給市場帶來寶貴的信心。對一個成員眾多、矛盾複雜的地區來説,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相信任何一位亞太合作的參與者在回顧這段歷史時都會説,是真正的合作精神讓大家站在一起。

今年為何未能形成聯合公報?亞太經合組織成立至今近三十年來,國際戰略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兩年的變化尤為明顯,而亞太地區格局調整則是這一系列變化的前沿和重中之重,這導致一些國家心態生變,不僅希望轉換本地區事務的焦點,也希望改變亞太經濟合作的大背景,甚至是區域合作的地緣佈局,目的就是要阻撓國際格局的客觀變遷,由此破壞了亞太地區長期存在的合作精神,是此次會晤公報缺失的主要原因。

比如,從亞太地區國家長期堅持的集體合作中跳出來,直接搞雙邊談判;從亞太地區國家長期堅持的平等互利中跳出來,搞單邊貿易保護主義甚至是貿易制裁;從亞太地區國家長期堅持的務實合作跳出來,將地區合作同一些並非地區所有國家都接受的原則相掛鉤。諸如此類,給亞太地區合作製造了巨大障礙,也嚴重損害各國人民的根本福祉,傷害本地區各國的發展權力。

因此,我們透過迷霧看清本質,突破艱難勇敢前行,繼續努力為亞太合作持續注入真正的合作精神,堅決捍衛本地區和平合作的權力,防止地區陷入紛爭。

要大力推動落實習近平主席在APEC領導人會晤上關於“四個堅持”和在工商領導人峰會上關於“五個堅持”的兩篇重要講話,堅持開放、發展、包容、創新、規則導向,努力建設開放型經濟、培育創新增長動能、促進聯動包容發展,攜手應對共同挑戰,順應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保持亞太合作勢頭,穩步邁向更高水準。(責任編輯:郭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