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深解】讓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新機遇

發佈時間:2018-11-09 14:54:2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王傳寶

王傳寶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1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以大海為喻,縱論中國經濟。精妙的比喻,深刻的哲理,提氣的宣示,不僅贏得會場內外高分貝掌聲,而且瞬間成為網路熱詞,引發海內外強烈共鳴。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際博展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的首屆進博會,共吸引了82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36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200多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100多項新産品和新技術將在博覽會上陸續發佈……進博會的成功舉辦,充分展現了中國的龐大市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對各國的吸引力;充分體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傳遞出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積極態度;展示了歡迎各國參與和分享中國發展新機遇的真誠願望。

中國順應時勢,按照既定的步伐和節奏,漸次有序而深入地擴大開放,召開世界第一個國家級進口博覽會,就是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舉措。進博會的舉辦恰逢其時,向世界發出明確而強烈的信號,同時也以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維護公平貿易、擴大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向世界開放市場的決心。

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和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推動者。中國的改革開放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在30%以上。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不斷釋放發展紅利,積極同世界各國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發展合作。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中國的努力得到了世界上廣大國家的肯定和歡迎。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産品製造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已成長為典型的經濟大國,體量巨大,産業體系完備,具有超大規模國家抵禦風險的能力,並非一時風雨就能撼動的。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企業遭遇過多次貿易摩擦,經過兩次世界金融危機,培育了較強的抗壓能力,具有充分的活力與韌勁。

有13億多人口、9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如今,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82萬億元。這樣的體量,讓中國經濟堪稱“大海”。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就中國內部而言,沿海板塊已經是創新驅動為主,中部板塊是創新與投資驅動,西部板塊則是資源驅動,三個板塊之間形成了高度的良性互動,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具有超強的迴旋空間和發展潛力。這種格局,讓中國能夠擁有最大的信心和定力來迎接一切挑戰。

據世界銀行剛剛發佈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較去年大幅上升32位。這充分説明中國的市場經濟環境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而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提出的一系列開放新舉措,更是中國充滿自信積極有為的表現。進博會本身就是中國主動開放、擴大進口的實際行動,它“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促進共同發展的長遠考量”。

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強,擴大開放也就順理成章。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宣佈了一系列對外開放市場的措施,其程度和力度之大,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國的膽識、信心和定力,得到全方位彰顯。“經歷了無數次狂風驟雨,大海依舊在那兒!經歷了5000多年的艱難困苦,中國依舊在這兒!面向未來,中國將永遠在這兒!”——這就是中國范兒!

一個國家要發展、一個民族要振興,必須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有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共同努力,有改革開放40年發展積累的堅實基礎、豐富經驗,有廣闊的國內市場、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中國不僅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並且一定會在對外開放的大道上越走越穩、越走越遠!(責任編輯:郭素萍)